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西藏已录制近5000小时民间说唱的《格萨尔王传》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4月11日电(记者德吉、刘铮)为更好地保护以民间说唱方式流传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西藏自治区的学术研究机构已对15名藏族民间艺人说唱的《格萨尔王传》录音近5000小时。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次仁平措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格萨尔王传》是部珍贵的活形态史诗,没有定本,在民间说唱艺人说唱过程中故事不断得到丰富。为此,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对藏族民间艺人说唱的《格萨尔王传》进行录音、整理和出版。

    次仁平措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藏社科院、西藏大学等学术机构,就开始寻访《格萨尔王传》说唱艺人并录音整理。目前在西藏自治区先后寻访到57位说唱艺人,并对其中的15位进行了近5000小时的录音。

    86岁的桑珠是其中一位非常突出的说唱艺人。西藏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已对他的《格萨尔王传》录音2114个小时,整理并公开出版了30部,在未来3到5年内,将出齐45部。

    次仁平措说:“过去印度的《摩诃婆罗多》被誉为世界最长史诗,共20.7万诗行,而桑珠说唱的《格萨尔王传》前27部就已达到33万多诗行。”

    “格萨尔”是在藏族群众中广泛传颂的英雄人物,传说中这位诞生于公元11世纪前后的英雄曾降魔驱害,造福于藏族人民。千百年来,藏族人民不断吟唱着对格萨尔王的崇敬和赞美,汇成了一部享誉世界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说唱的内容要变成文字,难度很大,做起来相当费力。”次仁平措说,每小时的录音,光是整理成文字直接记录下来,就要花费12个小时。接下来进行文字梳理和校对,有时文稿在正式出版前要编辑、校对7遍。

    “桑珠老人说唱的《格萨尔王传》比较完整,基本囊括了全貌,有开篇、有结尾、有重要的故事。从头到尾由一个艺人比较完整地独家说唱《格萨尔王传》将填补一项历史空白。”次仁平措说。

    “我一辈子说唱《格萨尔王传》,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永久性地保留下来。现在我出书了,觉得很兴奋!”桑珠老人说。这位出生在旧西藏的老人,过去以卖艺乞讨度日,目前老人住在西藏社科院提供的住房里,医疗费用全部报销,每月还有生活补贴和护理费。

    次仁平措介绍,在西藏自治区范围内,目前已根据说唱艺人录音整理出版《格萨尔王传》41部,此外还根据旧版本、手抄本整理出版了32部。除了西藏,《格萨尔王传》还在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流传,这些省区的学术机构也在对此进行录音、整理和出版。

    目前,《格萨尔王传》新的说唱艺人仍在西藏不断涌现。《格萨尔王传》在牧区广为传唱,西藏那曲地区那曲镇还出现了专门的格萨尔演唱厅。

 
 
 相关链接
· 对外贸易成为拉动西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力
· 西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牧民整体过上小康生活
· 西藏人民过去生活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社会 苦不堪言
· "3·14事件"使西藏损失近3亿元 政府6大措施解决群众困难
· 西藏各族人民非常拥护和支持奥运圣火在西藏传递
· 西藏各族群众普遍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是真正受益者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