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4月14日电(记者田建军)长江中游著名的碍航水道——碾子湾水道经过综合整治,14日顺利通过了交通运输部组织的竣工验收。此举标志着这一长期困扰长江中游航运的“肠梗阻”被彻底打通,长江中游船舶航行条件大大改善。
长江中游碾子湾水道地处下荆江上段,航道变化频繁,枯水期极易出现碍航事件,被喻为长江中游航运的“肠梗阻”。1994年底到1995年初,碾子湾水道曾多次出浅,一度造成数百艘船舶受阻,沿江企业损失惨重,旅客怨声载道,引起了国务院、原交通部领导的高度重视。
长江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周生利介绍,为根本改善该河段的通航条件,满足沿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先期实施长江清淤应急工程的基础上,2002年底,原交通部批准实施了碾子湾水道整治工程。工程于2003年1月正式开工,2004年5月完工,总投资4338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护岸、护滩带、码头守护工程等。
工程完工后,碾子湾水道航宽由以前的80米提高到450米,航深由2.9米提高到3.5米,船舶通过能力大大提高。经过连续4个水文年的试运行观测,以及2007年3月组织的实船试验显示,工程整治效果明显。
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认为,整治后的碾子湾水道达到设计航道尺度要求,船舶操纵性良好,能够满足万吨级船队通航,同意该工程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