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海南省发展20年间城镇化水平提高超过30个百分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1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海口4月14日电(记者 赵叶苹)20年前,北京游客高军第一次来三亚时,亚龙湾、三亚湾还只是一片裸露的沙滩。如今,这些地方已发展成为三亚的城市地标、国际旅游胜地。

    三亚市市长陆志远说:“20年城镇化建设,三亚已经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国际旅游度假胜地。”这样的比喻同样适用于海南全省,20年的发展,海南由“蛮荒之岛”发展为“国际旅游之岛”,这其中城镇化率的提高是相当重要的一环。统计显示,2007年,全省城镇总人口占人口比重由1987年的16.6%上升到47.2%,城镇化水平提高了30.6个百分点。

    一些海南本地群众回忆说,建省办经济特区前,海南城乡的各项建设十分落后,海口当时只是一个边陲小城,1.5平方公里的市区内只有5条主要马路;全城唯一的设于省政府门前的红绿灯还是假的——用彩色纸张贴;排水管道全是明渠,淤塞不畅,蚊虫繁衍,臭气熏天。南部的三亚市容破旧不堪,规模仅仅相当于内地一个破落的小镇。中部的五指山、琼中、白沙等市县,位于大山深处,交通极为不便,出五指山到省会海口,至少需要颠簸半天时间。其他县城更是一片破旧、衰败的景象。

    “这20年,海南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如此感慨。一直居住在海口市玉沙路的退休教师王云说,十多年前,滨海大道往北全部都是乱石滩涂,没有几栋建筑,更没有万绿园这个大型公共绿地,晚上的青蛙吵得人无法安睡。而现如今,滨海大道沿线成了海口的海景豪华社区,整个西海岸也是海口最为亮丽的风景线,昔日贫穷落后的边远小城实现了向初步繁荣昌盛的经济特区省会城市的转变。

    此外,琼海、儋州、文昌等一批城镇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田独镇、凤凰镇、博鳌镇、灵山镇、老城镇等一批环境优美、生机勃勃的小城镇正在崛起。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厅厅长林回福说,城市面貌的发展,规模的扩大,首先得益于建省后各级政府对城市建设投入的加大。据统计,建省前,海南有2个省辖地级市,1个县级市。从1952年至1989年前的37年间,城市建设投资金额为2.78亿元,城市建设速度和规模远落后于国内其他城市。建省后的20年来,有关部门对城镇建设累计投资达274.4亿元,是前37年投资总量的99倍。

    其次,海南城镇化进度的加快,还得益于交通建设力度的加大。“十五”以来,海南先后建成了环岛高速公路、南北两大国际机场、西环铁路、粤海铁路等基础设施。市县公路和乡村公路投入也逐年加大,目前海南建成了遍布全省每个市县、乡镇的公路网络,从南到北只需3个多小时,从全省任何一个点出发,都能在1个小时之内进入高速公路。“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建设为海南城镇化之路铺平了道路。

    海南省政府实施的百镇建设计划,也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从2000年开始,全省集中力量抓100个建制镇建设。近几年来,海南省政府每年安排约1500万元,补助小城镇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各市县也积极配套资金进行建设。建成了一批中心示范镇,其中包括博鳌镇、田独镇、凤凰镇、崖城镇、英州镇等,这些小城镇不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而且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基础,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

    博鳌小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上个世纪90年代,位于万泉河出口处的博鳌还仅仅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渔家小镇,镇里的1.5万名居民守着自家的田地和渔船,在这个三江汇聚入海的地方,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但自从博鳌亚洲论坛举办以后,博鳌成了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渔民迁到镇上当起了居民,从事为游客服务的第三产业,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此外,生活水平提高了的海南人民,对优良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大大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97元,依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海南已由低收入地区步入了中等收入地区的行列,总体步入小康社会。在热带高效农业、新兴工业、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海南涌现出洋浦开发区、老城开发区、南山、兴隆、亚龙湾等一批欣欣向荣的旅游景区,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相关链接
· 海南经济特区20年:近5年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 海南:近万"教育移民"2008年秋"三包"就读新学校
· 海南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金银纪念币正式发行
· 海南与博鳌亚洲论坛:在双赢的路上并肩前行
· 海南启动我国迄今装置规模最大乙烯项目筹建工作
· 海南海口市公安局4月4日起启用新的短信报警号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