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记者常璐)“我相信,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将使全世界获益。”瑞典首相弗雷德里克·赖因费尔特14日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如是说。
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的阳光大厅座无虚席,来自北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此聆听了赖因费尔特的演讲,并与他展开热烈互动。在一个小时的交流中,“奥运会”“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话题多次被提及。
“奥运会是全球化的一个良好范例,通过竞赛、交流与互动将世界各国运动员乃至人民联系起来。奥运会与体育运动有关,也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关。我希望北京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赖因费尔特在演讲中说。
“现在北京奥运圣火正在全球进行传递,然而在传递过程中却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同时某些西方国家借奥运会对中国在某些问题上施压。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来自北大中文系研一学生吴嘉竹用流利的英语向赖因费尔特提出自己一直关注的问题。
“我不相信抵制北京奥运会是正确选择。北京获得举办2008年奥运会资格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赖因费尔特说。
在演讲中,这位瑞典首相也表达了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意愿,表示欢迎中国致力于能源节约和加强环保方面的努力,认为中国能够通过培育一个更加绿色的企业经营理念创造市场机会并提升自己在全球的竞争力。
“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解决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需要政治决断。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减排是可以共同推进的。瑞典愿加强与中国在新能源开发、温室气体减排等问题上展开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挑战。”他说。
谈及瑞中关系时,赖因费尔特表示,瑞典是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自1950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快速发展。目前已有超过3000名中国学生在瑞典学习,500多家瑞典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每4天就有一家瑞典公司在华开始其业务。
“希望与中国今后在贸易、学术交流、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他说。
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赖因费尔特于11日至1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