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10日从贵州省环保局获悉,黔南州贵定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借雪凝灾后重建之名,将一条已于去年12月因违法排污和违反国家产业政策被责令停产的硫酸生产线恢复运行,导致厂区内废渣随意堆积,噪声刺耳。该省环境监察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这一环境违法事件一查到底。
2007年7月,贵州省环保局接到贵定县城关镇群众关于该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废水严重污染环境的投诉。经调查,贵州省环境监察总队要求黔南州环保局立即将该公司两条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硫酸生产线移交经贸部门进行处理。2007年12月20日,贵定县环保局责成该公司硫酸生产车间停产整治,并处以行政罚款10万元;黔南州环保局也致函要求贵定县政府立即依法关闭该公司两条硫酸生产线。不久该公司停止生产。
然而,今年3月下旬,贵州省环保局再次接到群众投诉,反映该公司恢复生产。调查得知,该公司已于3月10日复产一条硫酸生产线。该公司董事长表示,复产是为了能够参与到凝冻灾后的恢复重建。该公司董事长表示:“雪凝灾害后,我厂是县经贸局下文第一批恢复生产的企业。”
记者看到一份题为《贵定县工业企业恢复生产供电计划安排及名单》的文件,标署日期为2008年2月15日,盖有贵定县经贸局公章。该文件提到全县工矿企业恢复生产协调工作会议安排为工矿企业复产供电,其中贵定县化肥有限公司被列为第一类“关系民生企业”,“请供电局参考供电”,而下达该文的依据,竟然是5天之后(即2月20日)才召开的贵定县工矿企业恢复生产协调工作会议的安排。
在距离该公司下方1公里左右西门河岸上的宝花村,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说,现在的西门河是鱼虾尽绝,附近山坡草木不生,有时候空气呛得人门都不敢出。早春时节,执法人员在该公司附近看到,远处山头已满目新绿,但该公司附近的山上却是一片荒芜。
贵州省环境监察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对这种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的环境违法企业,执法部门决不姑息,将对这起事件一查到底。(记者赵福中 通讯员罗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