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海南省的森林覆盖率是全国森林平均水平的三倍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2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海口4月22日电(记者 赵叶苹)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的黎族百姓们从2007年开始不再砍山、烧山了,种起了橡胶,发展林下经济,因为县政府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每个月发放的9万多元生态补偿金基本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

    王下乡位于霸王岭群山深处,是海南省昌江县最为偏僻的黎族山区,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古树名木随处可见,可谓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昌江县的生态补偿机制对当地的森林资源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陆地面积仅3.4万平方公里的海南是中国的第二大岛屿,由于开发较晚,人口较少,中部山区热带原始雨林保存完整,生态环境一流,被各方人士称为是中国的“后花园”。“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参与区域竞争的最大本钱。保护好生态环境,不仅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全国的重大贡献。”海南省省长罗保铭说。

    海南从规划制定、保护措施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推进全省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1994年,海南比全国提前5年停止天然林的采伐;1999年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生态省”,并且把林业作为生态省建设的主体与核心;海南省人大制定和修订了《海南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2005年提出25度以上坡地必须加以保护的措施,已经开发的坡地必须退耕还林;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严格采伐限额管理,确保森林资源消耗低于森林资源的增长。截至2007年年底,全省林业资源面积达289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1%,是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公布18.21%)的3倍多。

    近年来,海南先后出台了27项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制定了20多项与环保有关的政府规章;先后投入120多亿元用于退耕还林、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治理、采空矿区生态恢复、海洋生态保护;启动全省海防林建设工程,为海岛建立绿色屏障。

    此外,通过建立森林资源保护区的措施加强林地保护,对公益林和保护区进行划界定桩。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29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6个,保护区面积由建省初期的15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355.5万亩,扩大了一倍多。

    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严管公益林,放活商品林,通过改革,使林农得到实惠,生态受到保护,林业得以发展。

    各市县在森林保护方面也开拓思路,创新举措。为了把森林保护落到实处,位于海南省中西部的白沙黎族自治县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护林责任制。

    白沙县县委书记王积权说:“国家拨给海南一部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我们把护林责任落实到人,与效益挂钩。每年年初,政府与村民签订护林范围,并发放一半的护林资金。到年终,我们派人去调查,视验收结果结付另一半费用。按照一家一户包3000亩林子计算,仅护林这一项,每年就能让每户村民增收近2万元。如今,全县人民的护林积极性都很高。”

    一系列的创举和保护措施,解决了海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的矛盾,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工业经济不断发展,森林覆盖率也逐年提高。海南省委省政府最近提出,未来5年,要使海南森林覆盖率达到60%。

 
 
 相关链接
· 海南特区20年:海滨滩涂上建起热带生态公园
· 《海南建省》一书出版发行
· 海南绿水青山间 新兴工业渐崛起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