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外人权专家:让多元文化与人权发展和谐共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针对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指责,外国人权专家22日在此间举行的首届“北京人权论坛”上指出,国际对话不应在人权和自由方面采取双重标准。

    乌克兰议会人权最高代表尼娜·卡尔帕乔娃说,60年前发表的《世界人权宣言》表达了人类希望生活在安全和公正的世界上的愿望,但是新世纪的开端证明这个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安全或更公正,即使是在今天,违反人权和自由的现象仍不时发生,对人权大规模的侵犯比以前更为残忍,对人权与自由采取双重标准已经成为国际对话的一种常态。

    “人权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用来打压发展中国家的工具。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其实它们自身就存在人权问题。”印度新德里政策选择研究中心主任莫汉·古鲁斯瓦米说。

    “一些西方国家指责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人权状况,但当美国军队在伊拉克杀害平民的时候,他们保护伊拉克人民的人权了吗?” 莫汉·古鲁斯瓦米质问道。

    尼娜·卡尔帕乔娃指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包括贫穷、大规模移民、人口走私、毒品走私等。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仍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贫困中,对于这些人来讲人权和根本的自由无从谈起。

    “我们不应该总在人权问题上争执不休,而应该更多地关注人们的生活是否改善。”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国际法教研室主任阿斯兰·阿巴希泽说,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应首先考虑人们的经济权利,这比任何问题都重要,中国把这一问题解决得很好。

    印度国家人权委员会注册律师阿尼尔·库马尔·加尔吉指出,尽管联合国宪章规定,所有成员国不管其各自文化角度的看法如何都有法律义务来推动和保护人权,但尊重人权并不能脱离文化传统的影响;每一个社会都有权利发展文化个体和行为,但这种权利不能侵犯到另一种文化权利。

    阿尔及利亚外交部多边司副司长阿赫迈德·萨迪认为,人权的普遍性早已确立,却不能掩盖文化和文明的特殊之处。1993年6月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人权大会上发布的宣言中明确指出,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要时刻记得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性,以及历史、文化、宗教遗产的多样性。”

    尼日利亚联邦国民议会前副参议长易卜拉欣·纳西路·曼图说,西方一些国家宣扬和实践的人权概念正在把非洲世界变成一个定时炸弹。

    他说,把棍棒准备好、同时宠爱孩子的非洲文明被英美文明的入侵所削弱,以至于如果有人要用棍棒教导自己的孩子遵守纪律,他会被指控虐待儿童、侵犯人权。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当今社会上嗜毒、持械抢劫、强奸、考试作弊、快速致富综合征以及严峻的行为失调的增加,越来越多地扰乱着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秩序。因此他认为对人权的尊重应该考虑国家文化或者其他文明的差异。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王在邦说,促进人权应当充分尊重各种文明形态的特殊性,设法在既有历史文化传统条件下寻找促进人权进步的有效途径,避免生搬硬套、强行移植,搞一刀切。不尊重文化多样性,容易导向文明冲突而不是文明对话与交流,并最终导致更大范围内侵犯人权的情况发生。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