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马德里5月4日电(记者尚军 方长平)东盟和中日韩财政部长4日同意,为筹建中的共同外汇储备基金出资至少800亿美元,以帮助参与国抵御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当天,来自东盟10个成员国以及中日韩3国的财长在这里结束了为期一天的会议。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说,与会各国财长同意,为落实“清迈倡议”多边机制将至少出资800亿美元,其中,中日韩3国分担80%的出资额,余下的20%由东盟国家负担。
与会13国财长在声明中说,当天的会议就借款适用条件、启动机制等关键要素的概念进一步达成了一致。同时,各方承诺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以便就包括借款的具体条件以及借款协议条款的具体内容等所有要素达成共识。
主持此次财长会议的共同主席之一日本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后续谈判仍需要各方作出积极努力,共同外汇储备基金真正开始运作可能还要等到一年之后。
会议另一主席越南财政部长武文宁则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因为金融市场动荡和通货膨胀加剧而面临严峻挑战之际,加强东亚地区的相互协助显得尤其重要。
作为加强东亚财政与金融合作的重要内容,“清迈倡议”于2000年启动。当时,东亚刚刚经受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迫切需要为防范金融危机的再度发生加上一道防线。
去年5月在日本京都举行的上一届东盟和中日韩财长会议上,与会各方提出了设立共同外汇储备基金的设想,将原本以双边货币互换机制为基础、旨在应对外汇资金短缺危机的“清迈倡议”转为多边机制。
根据这一设想,东盟和中日韩将达成一项共同协议,并根据该协议分别向共同外汇储备基金投入一定数额的外汇储备资金,以便在某个成员面临外汇资金短缺困难时帮助其缓解危机。

5月4日,第十一届东盟和中日韩财长会议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议集中讨论了东亚区域宏观经济形势和加强东亚财经合作等议题。图为5月4日拍摄的东盟和中日韩财长会议会场。 新华社记者 陈海通 摄
第十一届东盟+中日韩财长会议在马德里举行
新华社马德里5月4日电(记者方长平 尚军)第十一届东盟+中日韩(10+3)财长会议4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会议集中讨论了东亚区域宏观经济形势和加强东亚财金合作等议题,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率团参加了会议。
10+3财长们强调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要加速和深化结构改革,支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财长们对10+3各项区域财金合作倡议的进展情况表示满意。会议讨论了“清迈倡议”多边化的资金总规模,东盟和中日韩的出资比例,以及“亚洲债券市场新路线图”。
会上,中方通报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强调中国政府将秉承科学发展理念,采取积极措施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重视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结构,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针对当前区域经济面临的挑战,中方呼吁各方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区域经贸与财金合作水平,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为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会后发表了《第十一届10+3财长会议联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