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齐中熙)在经历了客流最高峰的冲击和中短途客流“井喷”式增长后,首个五一小长假铁路运输平稳落幕。
4月30日至5月3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119.1万人次,同比增加219.1万人次,增长11.5%;其中中短途客流1529.3万人次,同比增加213.1万人次。
与往年五一相比,尽管假期缩短了,但铁路客流仍然十分旺盛。5月1日,铁路发送旅客589.9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旅客日发送量的新高。4天中,铁路日均发送旅客529.8万人次,超过了去年5月1日客流最高峰528.7万人次的纪录。
五一小长假铁路旅客发送量超过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旅客发送量。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是由于五一期间天气暖和,人们出行的愿望更强,同时,也符合人们一直以来形成的在五一期间旅游、探亲的习惯。
长假期的取消使铁路中短途客流“井喷”现象更为明显。铁路日均发送中短途旅客382.3万人次,同比增加53.3万人次,增幅高达16.2%,5月2日高峰时达434.3万人次。沈阳、太原、呼和浩特、武汉、郑州、昆明等铁路局中短途客流增幅强劲。
4月30日至5月3日,铁路共开行临客938列,同比增加135列,其中中短途管内临客791列,同比增加154列。通过增开临客、加挂客车等措施,铁路部门确保运能基本适应市场需求。高速、便捷的动车组列车受到广大旅客的普遍欢迎,上座率几乎达到100%,特别是上海、武汉、郑州、青岛等地的动车组趟趟满员。
在应对客流高峰的同时,铁路货运成绩喜人。5月1日至3日,全国铁路日均装车147832车,维持较高水平。5月1日打响的决战60天突击抢运东北粮食战役效果显著。3天来,沈阳、哈尔滨两个铁路局粮食装车日均达到2939车,运输粮食52.9万吨,运量同比实现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