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传递
——中国民族文化的展示之旅
新华社广东惠州5月9日电(记者车晓蕙 郑天虹)鼓乐铿锵、歌声绕梁,威武的彩色麒麟在空中翻腾飞舞……9日,奥运圣火在广东惠州市传递。惠州是广东的客家地区,素来热情好客的客家人拿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歌舞,在火炬传递的沿线,为圣火喝彩、祝福。
67岁的叶阳星是舞麒麟的一把好手,是惠州的“民间艺术大师”,在他扮演的诙谐的“大头佛”引领下,彩色“麒麟”时而腾空高飞,时而低首含笑,整个舞蹈铿锵、粗犷、朴实、壮美,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气氛。
叶阳星兴奋地对记者说:“老话说‘百姓愁,麒麟走,天下和,麒麟舞’,北京举办奥运会,惠州城迎来圣火,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喜事。麒麟是我们客家人的祥瑞之物,我们就是用客家人特有的麒麟舞来为奥运加油,为中国叫好。”
事实上,不只是舞麒麟,也不只是在广东的惠州市,火炬传递所到之地,人们都拿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形式,为火炬加油,送上祝福。奥运火炬在中国内地的传递,无疑将成为一次难得的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展示之旅。
从火炬已经走过的海南、广东各传递点可以看出,火炬传递沿线成了民族文化活动和演出的“舞台”和“长廊”。今天的惠州城沿街沿巷都是歌舞、锣鼓、民俗节目演出。
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茂良说,在中国人眼里,奥运火炬传递的是和谐、和平、欢乐、自强的精神。每到一地,东道主城市一定会拿出这个城市最值得骄傲的“绝活”来为圣火助威,“这也是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民族艺术的最好机会”。
在惠州,最为吸引人的是当地特有的舞麒麟、客家山歌、龙门舞火狗、瑶族风情舞蹈等活动。
“糍粑甜甜水里磨,黄酒醇香出自糯,山歌好听口中出,幸福日子唱着过”。火炬在惠州传递当天,50多位普通市民组成的客家山歌团用客家人特有的歌声表达对奥运火炬到来的喜悦。女歌者穿着飘逸的大青衫,头戴客家凉帽,男歌者则身着传统唐装,戴上斗笠。
广东惠州市群星客家艺术团团长古东权说:“这首《和谐惠州喜事多》里所透出来的那个甜啊,真是把惠州人此刻的心情唱到心坎儿里去了。”客家山歌是客家传统的民间文艺,在粗犷的山文化里融着水文化的秀美。古东权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正是让世界了解客家山歌的好机会。
从海南、广东等各传递点来看,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和表演各地都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但大致来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中华传统艺术表演,如醒狮、腰鼓、欢庆锣鼓等,这是中国人最熟悉、最亲切,最能营造喜庆气氛的活动;一种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形态,如地方戏、少数民族舞蹈等,许多民间艺术“养在深闺人不识”,火炬传递是展示自己的难得机会;第三种就是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
陈茂良说,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了,强身健体成为广大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及场所,拥有强健的身体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国奥运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惠州市旅游局副局长郭武飘说,随着火炬在中国内地传递,中国各地的文化将一一呈现在世界面前,将向世人显示,中国内地各具特色的城市具有不同文化色彩和底蕴,在这里生活着的中国百姓热爱和平,友善、热情,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深情祝福奥运,祝福祖国。
圣火情
新华社广东惠州5月9日电(记者张荣锋)奥运圣火,一路走过;行程匆匆,情意浓浓;“点燃激情,传递梦想”;激情、热情、爱国情,情深意切,情系圣火。
奥运圣火境内外传递,激情贯穿传递路程,激动流泪的场面比比皆是。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一刻,参与珠峰传递的人员和电视机前目睹这一历史壮举的国人,不约而同地潸然泪下。在深圳传递期间,数万市民聚集市民中心等候火炬传递启动仪式,“中国加油”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中国国歌、《国际歌》、《团结就是力量》……长时间数万人的大合唱振聋发聩,身处其中,很多人边唱边流泪;传递开始后,一位老人跟随圣火前进,边跑边流泪。在海口传递期间,作为圣火使者的“奥运老人”何振梁为圣火动情落泪。在越南胡志明市拥挤的街道旁,一个中国小伙子手举摄像机,一边摄像,一边热泪盈眶。
在伦敦,一位70多岁的英国老人风尘仆仆地赶到泰晤士河大桥,希望能目睹圣火经过,可惜来迟一步,圣火已经离开这里。看到桥边忙于发稿的记者,老人要求看一眼刚刚拍摄的圣火传递照片,在愿望得到满足后才欣然离去。这就是圣火的感召力,这就是圣火书写的激情时刻。
奥运圣火所过之处,热情场面席卷全城。在深圳和广州的传递都吸引了数百万人涌上街头,一睹圣火传递盛况已经成为了市民的时尚。在深圳传递期间,在深南博园商务酒店-侨城东路段,很多人爬到树上,路边车顶也站了很多人,一位60多岁的老人也不辞辛苦地爬到树上,甚至垃圾桶上也站满了人,很多公司的职员抬着水出来静待圣火。
在深圳白石洲路段,圣火还没有传到这里时,现场就已人头攒动。很多观众跨越了护栏,涌进了跑道内。地铁围墙、流动厕所、公用电话亭、大树上面也都挤满了观众。类似的场面在广州也是随处可见,观众热情空前高涨。深圳的一位火炬手这样形容8日的传递场面:“深圳大约有1200万人,今天出来了1000万。”
圣火走到哪里,人群就等在哪里;圣火走到哪里,人群就跟到哪里;圣火走到哪里,掌声和尖叫声就响彻那里的天际。在只有300多万人口的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上街目睹圣火的人数超过50万。如果不是赶上周五很多人要上班,恐怕人数还要翻番。正如布宜诺斯艾利斯警察总长所说:“这种拥挤热闹的场面,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怎么能不兴奋?”
圣火传递,还充分传递出了国人的爱国情怀。何振梁在谈到圣火境外传递时两次哽咽得不能说话,他为什么流泪呢?就是因为透过火炬境外传递所遇到的波折,他看到了年轻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留学生,在民族尊严受到侵犯的时候,所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
广州传递结束后一个多小时,数百人从圣火运行团队就餐的山河大厦前走过,一路高呼着“中国,加油”,在振奋人心的喊声中走进夜幕。深圳的传递路线经过一家私立医院,医院大楼的上百个窗口上整齐地挂着上百面国旗,放眼望去,心潮澎湃。
当火炬在伦敦、巴黎的传递受到干扰之后,数万海外华人自发地捍卫圣火,从旧金山到堪培拉,从长野到首尔,大批华人在圣火传递路线上留下了足迹,五星红旗和奥运五环旗走遍世界。
一路走过,奥运圣火不仅点燃了激情,更重要的是燃起了亿万国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奥运圣火承载着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留下了震撼世界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