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将投资24亿多元打造生态漓江 国家补助占60%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桂林5月9日电(记者刘水玉)桂林市市长李志刚8日向记者透露,中国将投资24.31亿元在漓江上游干流及其支流上修建斧子口、小溶江及川江3座水库,把桂林市的防洪能力从现在的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并保障漓江生态环境用水和漓江旅游环境用水的需要。

    这项被称为“打造生态漓江”的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已经铺开,国家发改委提出,小溶江、川江、斧子口三个水利枢纽同步建设,计划5年、力争3年完成。

    桂林市水利局局长莫庭金介绍,小溶江、川江、斧子口3座水库建设以桂林市防洪及漓江生态补水为主,结合发电、灌溉等综合利用,总库容4.985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中,国家补助占60%,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桂林市筹措40%。工程将于今年10月全面动工建设。川江水库还将建设一条野生鱼通道,并打造我国最大的野生鱼繁殖基地。

    桂林以山水风光享誉中外,漓江风景区是桂林山水的精华,漓江则是一条闻名中外的旅游黄金水道,是桂林旅游品牌的重要标志。每年到桂林来旅游的中外游客1400多万人次,其中不少游客都要畅游漓江,欣赏这里的奇山异水。

    “但是,每逢枯水季节,漓江水位下降,河滩裸露,大大影响了漓江风光的观赏价值。”莫庭金说,“百里漓江每年有4个月—6个月仅能通航10公里—20公里。每到旱季,漓江的实测最小流量仅为每秒3.8立方米,加上工农业用水,漓江几乎枯竭。”

    莫庭金说,漓江上游又是广西三大暴雨区之一,平均年降雨量达2400毫米。洪水暴涨暴落,突发性强,对桂林城区防洪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历史记载,桂林市1936年到2007年,共遭受20次较严重的洪灾水患。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高雄告诉记者,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观察,漓江河道水量必须保持在每秒60立方米才能维系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实测流量小于每秒60立方米的多年平均天数达182天。漓江的自然水量有近半年无法满足生态环境用水要求,水生生物和亲水河岸植物的生存空间紧缩,生物多样性空间被破坏,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漓江的水流量问题已成为建设漓江生态文明的最大瓶颈。

    高雄说,这一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漓江补水3.14亿立方米,将漓江枯水期流量补到每秒60立方米,对解决桂林市防洪、城市用水和漓江旅游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等起到全局性的重大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彻底解决制约桂林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同时,漓江上游将出现一个山水相依、湖光山色相映的巨大生态旅游区,为桂林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和十分广阔的新空间。”高雄说。 

 
 
 相关链接
· 广西推动文化大发展 桂林将创国际旅游演艺之都
· 桂林:春节期间游客可以全程游览漓江
· 广西桂林农业普查数据的处理准备工作扎实推进
· 桂林环城水系公园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