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第一棒火炬手蔡炎书:
当火炬手让奥运之路不再有缺憾
新华社广东汕头5月9日电(记者孔博)两次与奥运会冠军失之交臂,是举重名将蔡炎书一生最大的缺憾。但随着弟子张国政获得雅典奥运会冠军、自己当选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汕头站第一棒火炬手,蔡炎书的“奥运梦”圆满了。
“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汕头火炬传递的第一棒,非常兴奋,这不亚于成为奥运冠军。这是家乡群众对我的认可,我觉得很荣幸,责任重大,”家乡情结很重的蔡炎书十分珍惜汕头第一棒的荣誉。
蔡炎书是土生土长的汕头人,现任八一体工队举重队总教练。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在男子举重75公斤级项目中曾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冠军、亚运会和亚锦赛冠军、世锦赛冠军,成为名震中外的重量级举重名将。但在汉城(现为首尔)奥运会和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蔡炎书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获得冠军。
蔡炎书说:“我一直努力通过培养我的弟子赢得奥运冠军,来弥补我的奥运缺憾,至今已有多名弟子获得世界冠军和全国冠军,张国政获得雅典奥运会冠军让我如愿以偿。这次‘意外’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还是家乡汕头的第一棒,更是让我的奥运之路没有缺憾了。”
成为火炬手后,蔡炎书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展示中国的形象、汕头的形象。他说:“我一直都在看火炬传递的电视直播,分析每个火炬手的优点和缺点,200米的距离很短,每分每秒、一举一动都要认真做好准备,每个火炬手都有责任展示祖国和家乡最美的一面。”
残疾人火炬手肖少钟:希望在生日当天独立完成火炬传递
新华社广东汕头5月9日电(记者赖雨晨)奥运火炬将于5月10日在广东汕头传递,当天也是火炬手肖少钟的生日。汕头青年肖少钟是一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他表示,自己的家人正在尝试改装轮椅,他希望能在生日当天,一手高举奥运火炬一手驱动轮椅,独立完成火炬传递。
肖少钟2000年遭遇车祸,成为高位截瘫的残疾人。面对无业在家、终日以泪洗面的父母,肖少钟决心自立。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给了他再次“站起来”的机会。2000年底,肖少钟开始自学电脑知识。2002年,他自己设计创立了“蓝色河畔”论坛,如今论坛注册用户已超过21万,日浏览量达到15万以上。这个色彩明快、界面简洁的网站,深受汕头青少年青睐。
因其在逆境中追求梦想、自强不息,肖少钟被选拔为奥运火炬手,他对记者说,这一荣誉对他来说是一种“震撼性的鼓励”。
“一直以来,我都不大敢自己一个人出门,但是,我一定要独立完成火炬传递,才不辜负社会给我的肯定和鼓励。组委会把传递路线中最平坦的路段分配给我,我每天都在锻炼身体和熟悉路况,每天都在期待着神圣一刻的到来。”他说。
据肖少钟的哥哥介绍,普通的轮椅难以用单手驱动直行,因此,家人为肖少钟特别购置了一台新的轮椅,正在第五次尝试改装,一定要完成少钟独立传递火炬的愿望。
5月10日恰好是肖少钟的生日,他说:“生日当天传递火炬,是最好最光荣的礼物,那将是我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段路,我永远都会记得这个特别的生日。我还希望能帮助和鼓励更多像我这样的残疾人,让他们也能正常地工作、学习,微笑面对人生。”
在肖少钟创办的“蓝色河畔”论坛,许多网友纷纷向他发出祝福,并表示火炬传递当天会到现场为他加油助威。
办奥运中国人骄傲,迎圣火汕头人自豪”——汕头群众热盼“祥云”
新华社广东汕头5月9日电(记者孔博)离奥运圣火在汕头传递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当地群众期盼的心情也越来越急切了。9日在汕头的大街小巷,记者切身感受到欢迎圣火的热情扑面而来。
开了18年出租车的司机黄光明是地道的汕头人,他说:“我已经计划好了,奥运圣火10日在汕头传递的时候,我要和家人、朋友一起去现场为火炬手加油助威,摇旗呐喊。圣火第一次来到我的家乡,不去看会一辈子遗憾,现在就盼望她早点到来。”
黄光明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想亲手摸一下“祥云”火炬,“那会给我带来好运和吉祥”。
在圣火传递途经的金砂路、海滨路、时代广场等地段附近,火红的标语、飘扬的彩旗已高高挂起。“办奥运中国人骄傲,迎圣火汕头人自豪!”这是汕头人民热切心情的真实写照。
“奥运圣火能在家门口传递,我感到非常骄傲,每天都在盼望圣火的到来,”国家一级演员、汕头剧协副主席方展荣兴奋地告诉记者,奥运圣火的到来对汕头人民是莫大的鼓舞。作为一名潮剧演员,他将用全心的表演表达汕头人民对北京奥运会的美好祝愿。
10日汕头火炬传递中表演的文艺节目有不少是群众自发组织排练的。汕头东厦中学的陈焕斌老师等8人将在晚上的庆典中表演合唱《汕头之歌》:“我们来自不同的单位,只能利用休息时间练习,从4月份练到现在,能为奥运放歌,我们感到很自豪,圣火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