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专家解释汶川大地震后缘何全国许多地方震感强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 邹声文、杨维汉)汶川大地震后,缘何全国许多地方震感强烈?中国地震局、中科院的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副司长车时表示,这次地震属于大型板块断层活动。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能量从青藏高原向内陆释放。我国地层分为青藏高原板块、华南地区板块、华北地区板块等6大亚板块。四川汶川是地震活跃地区,处于我国6大亚板块断裂带上。这次地震聚集了巨大能量,突然间释放,能量沿着板块裂缝传递,对各板块进行挤压,地层破裂尺度较大,导致其他地区有震感,灾情严重。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分析说,这次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破坏力度较大。

    张国民表示,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大约每年18次,8级以上大约1至2次。我国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震处于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二七分析说,全国许多地方震感强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震发生地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以东的四川地块相对坚硬,地震波传播的能力比较强。

    作为青藏高原研究专家,王二七对汶川地区地质构造比较熟悉,5月上旬刚去过汶川地区。他分析说,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从历史记录来看,尽管龙门山主体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但它北边的松藩在上个世纪初曾经发生过强震。因此,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王二七表示,目前我们对这一地震发生的机制还不清楚,不知道是由地壳的挤压、伸展还是水平走滑造成的。

 
 
 相关链接
· 中国红十字会接受汶川地震捐助账号及联系电话
· 阿坝州慈善总会接受汶川地震捐助账号及联系电话
· 河北省红十字会紧急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募捐
· 正在直播新闻办介绍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情况
· 解放军总后勤部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运送救灾物资
· 胡锦涛对四川汶川地震作出指示 温家宝赶赴灾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