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爱的奉献——徒步进入汶川地震灾区见证感人瞬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四川汶川5月15日电(新华社记者李宣良、黄书波)从晨曦微露到暮色渐浓,新华社记者跟随参加抢险的济南军区铁军800名官兵,14日经过12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从都江堰沿213国道向汶川地震中心区域映秀镇挺进,途中见证了一个个灾区军民团结、抗灾自救的感人瞬间。

    人人都是向导

    地震灾害使213国道严重受损,很多地方道路改变,进出的人们不得不在乱石堆中寻找道路。因此,“到得了不”成了人们见面招呼的问候语。不管认识与否,大家都会不厌其烦地热情为别人指路。而当有人不小心走错路时,立即就会有一群人主动给他纠正。

    和儿子一起参加抢险战斗

    来自重庆万州的周先生正赶往映秀看望儿子,他的儿子周赛华是驻守在映秀附近水电站的一名武警官兵。周先生告诉记者,他在途中已从映秀出来的熟人中,得知儿子安然无恙,正在和战友们投入救援工作,“尽管如此,我仍然要去找到儿子,和他一起参加救灾。”

    团长当尖兵

    从都江堰到映秀的路上,到处是山体滑坡滚落下来的巨石。济南军区首批徒步进入映秀的800名官兵中,走在最前面的是某高炮团团长杨恩红。杨团长说,“保证开进道路的安全,是我这个带兵人的责任。”

    义务输送军民的摩托车队

    部队开到漩口时,一辆摩托车停在记者面前,车主张民强邀请记者乘车。他说,当地10来位群众自发组织了摩托车队,专门义务为来往的军民提供服务。仅14日1天,他就接送了100多位过往群众,“只要我的车里还有油,我就会一直坚持这样做。”

    自愿参加救灾的退伍兵

    行进途中,记者多次见到一位身穿老式武警军装的战士在帮助过往军民搬运物资。他告诉记者,他叫余致凯,1998年从武警河北消防总队退伍,现在重庆市工作。汶川地震发生时,他在德阳的老家房屋倒塌,但没有亲人伤亡。听说映秀受灾严重,自发从重庆赶来救灾 。

 
 
 相关链接
· 重庆医疗救援队已救治德阳等地受伤群众1300余人
· 四川汶川地震后三峡大坝变形很小 变化规律正常
· 飞飞飞 为了灾区群众的生命—空军部队救灾纪实
· 各有关部门继续采取紧急措施 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 新华视点:打开救援“盲点”的生命通道
· “有多大劲使多大劲”--各界踊跃为灾区捐款捐物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