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汶川(四川)5月16日电(记者谢佼、侯大伟、徐博)震源汶川县映秀镇的受灾群众,从部队急行军进入映秀镇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
镇上漩口中学的好几栋房屋垮塌,自救师生利用倒塌的栏杆搭起了简易窝棚,初三五班约60名学生住在两个小棚里。地震后余震不断,又连下了两天大雨,一包方便面五六个人分,两人平均一天只能喝半瓶矿泉水。大家挤在狭小的窝棚里,心惊胆战。天又渐渐黑了下来,但解放军赶来了。
经过轻装长途急行军,先头部队从20多处悬崖塌方路段爬过,抵达映秀镇。记者看见,战士们放下背包,纷纷从自身带着不多的口粮里拿出一些,送到群众的窝棚里。
“看着孩子们挤在这么窄的地方,没吃没喝,心里难受。”一名皮肤黝黑的战士分发着不多的饼干说,“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但是只有饼干,我们急行军水带得不够。”
孩子们拿着饼干,一听说解放军水不够,着急了,大家匀出一壶开水,由吴静、罗小凤同学给战士们送去。战士们没有接水,反而又匀出几瓶水给孩子们。
初三五班班主任刘艳艳告诉记者:“当看到直升机飞来,看到解放军翻山来,我们就不会绝望。解放军就是我们的亲人!”
解放军紧张地投入施救,抢救出一名叫李博瀚的8岁小朋友。他埋在废墟里长达48个小时。他母亲高勇花是映秀医院的护士,只顾救护伤员,顾不上去救自己的孩子。原以为小博瀚没救了,没想到解放军战士带来了奇迹。当她从战士手上接过孩子,握住战士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一个劲儿说谢谢。
救援的身影在废墟上奔忙,直升机不停在狭窄山谷起降,将伤员转运出去。
68岁老人肖昌成抹着眼泪说:“我没有文化,但是我要说,党和政府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