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抗击最大地震的每一天都是黄金时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16日   来源:新华社

    这一刻,“80后”让我们动容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 万一)输血针头扎进血管的那一刻,脑海里闪现出一幕幕荧屏和网络上播放的抗震救灾画面,闪现出一个个“80后”青年挺身而出的形象。

    那一刻,当一块重约一吨的砖块加混凝土砸过来时,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24岁的小学老师苟晓超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两个孩子,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那一刻,四川德阳市寰宇旅行社22岁的女导游陈铖转移安置好17位老年旅行团成员后,孤身一人趟过数条水深齐腰的河流,找到救援队伍报告了灾情。

    我们再也无法探问苟老师经受的撞击是怎样的剧痛,我们也想像不出大震刚过,一个姑娘独自在山涧乱石中涉水疾行的焦急心境,但我们知道,那一刻,这些“80后”都成了英雄!

    从震灾发生的那一刻起,太多的“80后”让我们重新认识,更让我们倏然动容。

    这些曾被一些人说成“蜜罐”中长大、沉迷于网络、花钱“月月光”的“80后”,用一份份精彩的人生观答卷,澄清着世人的疑虑和成见,诠释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赤子情怀。这答卷,在灾区幸存者忘我抢救他人的人群里,在十余万人民子弟兵驰援灾区的钢铁洪流里,在挥汗如雨的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身影里,在各种救援人员夜以继日的奋斗里,在大街小巷等候献血的队列里,在千千万万慷慨解囊的百姓里,在互联网上留下“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我的祖国”的网民队伍里……

    这些可爱可敬的“80后”,把海外留学生全力以赴护卫奥运火炬传递的一片片火红色带回我们眼前,把青年网民据理批驳和揭露一些西方媒体诬蔑中国行径的一页页网帖带回我们脑海。一次次关键时刻,让我们看到了“80后”的成长和成熟,看到了当代中国青年一如先辈一样为了祖国随时都会挺身而出,“中国”“人民”在他们心中分量最重。

    幸福的成长环境,培育了“80后”与前人不同的风格,却不会销蚀世代传承的民族精神。“80后”的血管里流淌着的,一样是中国人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澎湃热血。

    凝聚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80后”是中国充满希望的一代。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发展改革委发布第六号震区基础设施抢修进展通报
· 宝成铁路抢修取得重大进展 事故机车被拉出隧道
· 李毅中在汶川地震前线指挥抗震救灾通信保障工作
· 被困汶川县卧龙镇的最后一批外国游客安全抵达成都
· 海外反应:全法华侨华人总动员 抗震救灾献爱心
· 东航运送救灾人员近5000名 救灾物资350多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