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绵阳5月16日电(记者周婷玉)一个个手系红丝带奔跑的身影,一辆辆飘着红丝带的小汽车以及贴着慰问语的物资运输车……近两天,在经历特大地震的四川绵阳灾区,满城飘扬的红丝带掀起一股抗震救灾的暖流。
22岁的谢飞坐在医院的凳子上让医生包扎脚底的伤口,手臂上系着红丝带——他是一个志愿者。同时,他还是一个从重灾区北川废墟里逃出来的幸存者。
“地震时房子一下子沉了,对面的房子全垮塌了,我从5楼跑到1楼,看见下面煤气着火,又跑上3楼跳下来,鞋也没穿,脚被碎石块扎伤。”谢飞对惊险的逃生经历刻骨铭心。
包扎好伤口,谢飞起身就走。医生劝他少活动。“这算啥子哟。”他说,自己逃出来太幸运了。他找绵阳的朋友借了一辆面包车,在各个医院之间来回跑,帮助运送伤员、带灾民进医院找人,也顺便找自己的家人。
志愿者杨子一直没有和家人联系上,常常挂着眼泪来回奔跑搬运物资和伤员。
在灾区救援现场和医院,还活跃着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手臂上的红丝带随着他们的奔跑而闪耀青春的光芒。
在安县,一辆小货车后视镜上挂着红丝带,车的一侧贴着“郴州人民感恩行动”。这是来自湖南郴州市的青年志愿者,他们驾车行驶34个小时,为灾区送来价值约10万元的药品。
为什么是感恩行动?志愿者孔明灯告诉记者:“因为我们今年年初遭雪灾,也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帮助。”
4位经营手机的重庆青年,开汽车并带着两辆货车的物资捐助灾区,汽车的后窗上贴着“汶川雄起”。
六七辆出租车全部顶飘红丝带,一路从绵阳往安县、北川等地开去,司机陈先生说:“地震后肯定好多人想回家看看,另外也给救灾的人、灾民送点物品。”
“抗震救灾,匹夫有责”,一位个体户在自己的面包车前挡风玻璃角上贴着这两行字。
“志愿捐水车”“赈灾物资车”“向灾区人民问好”……一辆辆系着红丝带、贴着标语的车接连不断,路上异常繁忙。据说,开往北川的公路上,赈灾物资运输车已堵了很长一溜。
飘扬的红丝带使灾区充满了温暖,柔软的红丝带拨动“万众一心”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