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新华社记者李菲)自5月12日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以最快的速度,纷纷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争先恐后地献出一份爱心。截至18日18时,共捐款6.2亿元。
在络绎不绝的捐助队伍中,既有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又有白发苍苍的离退休老同志;既有党员领导干部,又有普通员工;既有连夜赶来的,也有冒雨赶来的,涌现出一个个感人场景和动人事迹。
高检院两位80多岁的离休院领导特地从家里赶来捐款,他们说从电视上看到地震的场景很是揪心,觉得不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心里就不踏实,听到机关组织捐款就马不停蹄地赶来了。
国家发展改革委13日下午在机关组织捐款活动,在委领导的带领下,捐款的队伍排成一条长龙,约有2000名党员干部职工参加了捐款。老领导谷牧同志的党组织关系在发改委,他刚听到消息就委托秘书送来了自己对灾区人民的一份爱心;老领导卢时彻同志整整捐出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6950元。
在科技部的捐款现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和其他部领导带头捐款。老领导韩德乾在附信中满怀深情地写道:“四川汶川地震使我牵肠挂肚,现捐1000元给灾区人民,麻烦代我转赠。”退休老同志魏金石一次就捐款10500元。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70多岁退休职工唐海一早从家赶到机关捐款1万元。航遥中心老职工费鼎不仅自己前来捐款,还带着小孙女,将储钱罐中的21.70元零花钱也捐献出来,让在场干部职工备受感动。航遥中心老专家曾朝铭委托组织将捐的5000元交给灾区人民。地质所工人王朋,收入并不高,但坚持捐出了3000元。
商务部正在国外访问的副部长于广洲、高虎城,部长助理王超、仇鸿以及正在国内出差的副部长姜增伟,都专门打电话委托工作人员代为捐款,外贸司正司级商务参赞刘新华正在家料理母亲后事,惊悉灾情,主动打电话到办公室要求捐款。公平贸易局副处长吕瑞浩刚从家里办完父亲的丧事回来,就马上到工会为灾区捐款。
文化部直属机关党委谢振强除以个人名义捐款2000元外,又以唐山孤儿的名义捐款5000元。他说,作为32年前唐山大地震的孤儿,非常关注灾区的情况,坚信党和政府一定能够带领人民战胜灾害。
国资委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93岁高龄的李秉范同志,在地震第二天就到机关捐款献爱心。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91岁高龄的刘新民同志拄着拐杖,由保姆陪同亲自到机关将一个月的离休费6000元捐给灾区。
国管局87岁高龄的退休工人张兆杞在年初的冰雪灾害中已经捐款1000元,这次又捐款1000元。服务司72岁的退休工人孟昭勤,在身体有病、爱人没有工作的情况下,于14日上午主动到机关捐款200元。
中国科学院原空间中心副主任、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91岁高龄的杨国斌同志,这次为灾区人民捐款1万元。离休干部黄书麟同志在住院期间从电视中得知地震消息后,当即委托家属给其所属党支部打电话,向灾区捐款1万元。黄老虽身患重病,但一直心系国家、心系人民,每年资助十余位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每年拿出2万元为家乡小学购买书籍,他个人生活却非常俭朴。
国家信访局远在天津的87岁的离休干部袁国发同志第一个给离退休干部办公室打来电话,要求向灾区人民捐款,并委托女儿送来200元。 安全部许多离退休干部手持钱款,眼含泪花,在14日冒着大雨从家中到活动站等待捐款。
国管局管理的四川办事处退休干部孙毓荫、杨学珍夫妇患病多年,得知消息后毅然捐出10000元支援家乡;宁夏办事处老职工刘淑玲生活非常困难,主动捐款500元;广东、澳门等办事处很多同志积极参加捐款,还主动到献血站义务献血,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96岁的老红军王定国捐款5000元,她说:“我老了,不能为灾区人民出什么力,捐点钱帮帮受灾的群众吧!”身在美国的老局长刘广振特地打来电话,并委托家人捐款500元。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报社大学毕业还不到一年的年轻编辑向辉,家在四川广元市苍溪县,离震中只有200多公里,因地震家里房子受损,已成为危房,但他仍然不顾个人困难,主动捐款。
审计署离休干部凌祖佑同志长期在家养病,行走非常困难。5月14日下午,正下着雷阵雨时,他在儿子的搀扶下,冒雨打着伞艰难地走出家门,要亲自把捐款送给支部书记。
国务院发研中心84岁离休干部杨鲁同志身患癌症多年,卧病在床,不能行走,也慷慨解囊,派人送来捐款,并一再表示还要增加捐献。93岁的离休干部马宾同志和退休干部张万欣、王西玉、杨万义同志在住宅所社区捐献后,又到单位再次捐献。
交通银行人力资源部9名在加拿大培训的管理培训生,在异国他乡及时电汇了捐款。
中国贸促会接待室的8位年轻女同志从她们微薄的工资中每人拿出了100元捐助灾区。她们说:“我们都是从四川来的,虽然远在他乡,不能为家乡人民做些什么,我们捐的钱也不多,但这是我们的心意,愿家乡人民早日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愿那些被压在废墟下的孩子们早日得救。”
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杨衍银说,中央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情系灾区、心系灾民,广泛开展为灾区“送温馨、献爱心”的捐助活动。行动速度之快、参与人数之多、捐款数额之大都是空前的,充分表达了对灾区群众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