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四川北川5月20日电(记者朱玉、田雨、孙闻)无论是与灾难抗争的民众,还是在第一时间奔向灾区的党和政府领导人,抑或是自觉自愿投入救灾的救援人员,在这次灾难中,我们应该礼赞的太多。今天,我们想致以敬意的,是灾难中的孩子们。
如果可能,作为成人,我们愿意承担所有的灾难,不让它惊吓到我们可爱的孩子。可恨的是,空前强烈的地震没有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很多孩子在本来应该最安静的书桌前,遭到了灭顶之灾。
但是,孩子们在短暂的惊恐后表现出来的坚忍、乐观,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
德阳市东汽中学,一男一女两个学生被埋在了废墟里,靠着互相鼓励,在地震发生后两天相继获救。
北川中学,孩子们在坍塌的废墟下同声歌唱:“幸福和快乐是结局!”为了生存,他们喝下了平时用来写字的墨水!
在都江堰,在汶川,在德阳,废墟中的孩子们身处绝境,却朝着正在营救他们的人呼喊:“叔叔阿姨快出去,这里危险!”
当人们在北川县一个幼儿园的废墟中发现不满7岁的小姑娘任思雨时,她已经身负重伤,下半身沾满鲜血。但她没有哭喊,反而安慰废墟外救援的人:“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
工具简单,救险进展缓慢。就在大家着急之时,孩子突然唱起了儿歌:“两只老虎跑得快……”事后,天真的孩子说:“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你们听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累。”
这是我们平时认为“娇生惯养”的一代孩子吗?
曾几何时,很多人担心,中国的下一代,那些伴随着市场经济和电脑、快餐长大的孩子,能否担当起将来建设国家的大任,担心他们不能吃苦耐劳,担心他们心里唯有自己、没有他人……
但是,一场大灾难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拥有让人多么自豪的下一代!
致敬,为我们可爱的孩子们!
永不忘却的纪念
新华社南京5月20日电(记者郭奔胜)19日14时28分,13亿中国人在这一刻向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志哀3分钟。从中南海到普通村舍,从北国边境到南国海岛,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无限哀思,无尽心痛。
7天前的这一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走我同胞数万,经历过无数灾难,顽强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再次为战胜新的巨大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
3分钟默哀,3天哀悼,全体中华儿女祈祷逝者安息。警笛响彻天宇大地,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我们永不忘却,是因为失去亲人的伤痛定格在每个人的心底。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永远化为悲痛的记忆,从废墟中顽强生存下来的生命更令江河动容。
我们永不忘却,是因为党心连民心永远扎根在每个人的心房。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谱写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又一曲壮歌。
我们永不忘却,是因为救灾现场那些可爱可敬的身影永远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10余万人民子弟兵,数以万计的医护工作者及专业救援人员、志愿者,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
我们永不忘却,是因为“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永远激荡在每个人的心胸。同胞有难,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有揪心的疼痛,大灾面前,人人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给受灾的亲人们以莫大的慰藉。
我们永不忘却,是因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的品格正化为每个人的行动。“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再大的灾难也挡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