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瓦砾堆上见证“生的意义”—灾区志愿者服务见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瓦砾堆上见证“生的意义”——四川灾区志愿者服务见闻录

    新华社四川绵竹5月20日电(新华社记者谭浩)汉旺镇,这个美丽而富庶的川西坝子中的小镇,现在已经被毁得让人认不出曾有的旧模样。但是,沉浸在悲痛中的受灾群众,对重建家园依然充满信心。他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身边的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们深深地激励着。

    “电视上的镜头,让我无法再坦然地呆在家中了!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坚持到家乡重新建设起来为止。”志愿者的话语再一次深深震撼着记者。

    20日上午,在汉旺镇体育场里临时搭建的救灾物资捐赠接收站前,排着长长的队伍,许多志愿者有组织地来到这里为灾民分发食品,来自成都的志愿者们还在源源不断地开车过来给大家运送蔬菜。

    成都市民汤小明就是其中的普通一员。几天前的那场地震,已经彻底撕裂了小汤的“成都式安逸生活”。13日,听了成都交通广播电台的求救信息后,小汤便和已有8个月身孕的妻子商量,想出来做志愿者。

    “我作为一支职业赛车队的成员,驾驶技术没有问题。”在联系了成都市红十字会并积极争取后,他成为志愿者之一,被安排用私家车为红十字会向灾区运送救灾物资。

    在成都市红十字会物资捐赠处,仓库中已经堆满了如山的救援物资——衣物棉被、食品饮料、药品药具、各种生活用品,这些都已被分类打包,等待以最快的速度运往灾区。“在灾难面前,再大的困难都算不上什么了。”不少像小汤这样的志愿者说,想到很多人急等药品、食品,我们没什么可以犹豫的!

    “其实,我也挺担心爱人的,但她很支持我的志愿工作,怀着身孕独自一个人料理我们的小火锅店……”谈起自己的妻子,小汤充满了感激和爱意,“听了电台的紧急需求后,她花了3000多元去购买了蚊香、花露水和T恤衫,让我带到灾区。现在,她又和几个好朋友约定,每人每月出200元,领养2个孤儿,一直抚养到大学毕业,现在正在等着民政局的回复呢。”

    小汤告诉记者,他的一次援救经历坚定了自己要坚持做志愿者的想法: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小汤遇到一位在震后迷失了方向的七旬老人。“等我们发现他时,人几乎已经痴呆了,我们是含着泪把他送回都江堰指挥中心的。也许我们要再早来一些,他就不至于如此了。”

    在汉旺镇的体育场内,志愿者们还在分发着救灾物资。接过志愿者递过来的药品,一位质朴的受灾者只留下了一句话:“我们四川人知道感恩。”此时,小汤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震灾无情人有情。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被这种精神感染着、激励着,不断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中国人民正展示出强大的凝聚力,见证“生的意义”。

 
 
 相关链接
· 进汶川的四面公路畅通 西线大型车辆可正常通行
· 气象部门:甘肃部分地震灾区降水增多当心泥石流
· 台湾旅游行业组织感谢大陆方面营救汶川被困台胞
· 爱心涌动
· 伊朗援助中国汶川地震灾区的首批物资于19日启运
· 成都军区组建野战兵站有效解决灾区军地后勤保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