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生死不离我们同在——海外华侨华人心系地震灾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21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关爱聚焦在救灾

    百合和菊花,流泪的蜡烛,当地时间5月19日,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在大厅设立灵堂,哀悼汶川大地震死难同胞。络绎不绝的人群前往寄托哀思。

    82岁的四川籍老人尹集钧,眼含热泪,跪倒在灵堂前。他带来了一首在路上写成的小诗,送给远在家乡的死难同胞。“君在天,我在地,天地共华魂。”

    络绎不绝的人们在吊唁簿上留下了一段段文字。有哀伤,有悲痛,更有希望和信念:“地震破坏了一切,但震不垮中华民族的脊梁”、“不要放弃,不要伤心,所有海外华人都与你们和祖国母亲同在”……

    正在旧金山培训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6名职员与祖国同步,5月18日23时28分,在宿舍默哀3分钟。次日上午他们又来到领事馆悼念。重庆籍的徐莹告诉记者,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精神激励着他们,旧金山华侨华人为国分忧的精神感动着他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祖国和家人最好的回报。

    旅美作家宗鹰先生5月20日给本报发来邮件,讲述了他在旧金山湾区的所见所闻。

    宗鹰在文章中写道:美国旧金山湾区华侨华人,以数万人之众、海陆空之势,迎接和护卫北京奥运圣火的壮举,至今犹历历在目,晰晰在心。募捐赈济四川灾区的另一场壮举,眼下又在此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前一次壮举,我从芝加哥开会刚回来,只能以敬佩之情,远远眺望。后一场壮举,我正好在旧金山现场,亲历其境,亲感其情。一走进旧金山湾区统促会7周年庆典晚会,立即感受到熟悉而又异样的气氛。熟悉的是同样的侨领人士,同样的爱国热忱。异样的是,沉痛取代了喜庆,关爱聚焦在救灾。

    5月12日,旅日华人美术家翁祖团从大阪飞往北京途中,惊闻四川汶川突发大地震。作为艺术家,他立即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在地震发生的当天深夜,他与朋友一道创作了一幅“众志成城,情系汶川;勇往直前,奋战奥运”的画作,并倾自己手边所有,捐献给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为抗震救灾献上海外华人艺术家的一颗赤诚爱心。

    地震无情人有情

    在科威特一家公立医院工作的护士臧凤掏出400科威特第纳尔(约合1万元人民币),交给华侨华人协会主席董泰康。这是她用来养家糊口一个月的工资。想到臧凤一家4口人,两个孩子在上学,开销很大,董泰康不忍心收下。他说,能否只收一半,留一半给家里用。但臧凤的态度异常坚决:“这是我全家的决定,孩子们还催促要快点给灾区人民捐款!”

    一名中国学生泣不成声,泪流满面,几乎无法继续正在进行的演讲,台下来自巴基斯坦本国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也是泪如雨下……这是5月18日晚在伊斯兰堡国际伊斯兰大学为中国地震灾区捐款活动现场的一幕。

    当天晚上,中国留学生纷纷慷慨解囊,很多同学把原本不多的生活费捐献出来,眼泪和感动成了整个捐款活动的主题词。现场负责组织工作的一名中国学生说,这次捐款活动原本是中国学生自己组织的,大家在活动中都是用汉语发言,却没想到近200名巴基斯坦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都自发地来到了捐款现场献出一份爱心。

    5月19日起,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连续3天在中国哀悼日期间下半旗志哀并举行公祭,沉痛悼念5月12日汶川地震的罹难者。公祭首日,前往总领馆吊唁的民众络绎不绝。

    虽然19日是加拿大全国性的公众假日,但在总领馆9时正式开馆之前,馆舍外已有不少前往吊唁的人士在等候。总领馆内“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的大字横幅悬挂在灵堂中央。社团和民众敬献的鲜花和花篮摆放在横幅之下,一些花篮的条幅上写着“真爱汇汶川,同胞您走好”,“生死不离,我们同在”,也有祝愿祖国的条幅“中国加油”。

    除本地华侨华人外,还有不少当地人前往,大家纷纷向遇难的同胞默哀鞠躬,敬献鲜花和花篮,并在吊唁簿上签名留言寄托哀思,同时为中国祈福。不少人泪流满面甚至于痛哭流涕。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更是三拜三跪,十分感人。

    人道关怀得到赞扬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荷兰华侨华人热心为灾区募捐。据中国驻荷兰大使馆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荷兰华侨华人和中国留学生募集的善款已超过25万欧元。

    荷兰华侨总会会长周守局说,5月17日,荷兰主要华侨华人社团领导人召开了赈灾动员大会,成立全荷华侨华人募捐委员会,并当即募集了善款10万欧元。

    侨界还将通过荷兰红十字会在全荷3000多家中餐馆设立募捐箱,并将借助慈善晚宴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募捐。此外,侨界还准备通过荷兰主要媒体,向荷兰民众介绍中国地震灾情。

    法国华文报纸《欧洲时报》20日就中国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一事发表社论,认为3天的全国哀悼日彰显了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辉,给中华民族增添了新的道德和精神力量。

    这篇题为《国之殇》的社论说,全国哀悼日的分量在于,它高度凝聚了社会各阶层的民心,显示了具有普世价值的人道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人道主义关怀在今日中国的集中释放,给中华民族增添了新的道德和精神力量。

    社论说,此次抗震救灾中,中国举国上下百倍努力,中国领导人奔赴灾区、身体力行;中国军人不惜代价、肩扛手掘;中国媒体人夜以继日、透明敬业;海内外华人纷纷慷慨解囊、奉献爱心,以及英雄母亲、英雄教师的故事,这些都令世界为之感动。

    社论指出,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执政实践中取得了民众的高度信赖。这是“国之殇”感动世界的底蕴所在。(吴班 钟禾)  

 
 
 相关链接
· 综合消息:外国政要华侨华人到我驻外使领馆吊唁
· 纽约华侨华人为汶川大地震举办赈灾义演
· 李海峰会见华商谢国民 赞海外华侨华人捐助灾区
· 海外华侨华人、外国友人继续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
· 海外华侨华人等继续踊跃捐款支援四川地震灾区
· 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及国外友人为四川地震募捐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