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绵阳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爱心帐篷学校"正式开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四川绵阳5月23日电(记者 侯大伟)“我仰着脸,让雨打在脸上;我伸出舌头,品尝一下这大地的乳汁,凉丝丝的,甜蜜蜜的!”

    5月22日,当设在绵阳南河体育馆的爱心帐篷学校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站在学校旁边的灾区老乡们不禁失声痛哭。

    当日上午8时30分,绵阳市在南河体育馆的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设置的“爱心帐篷学校”正式开学,安置点的近700名孩子在经过9天颠沛流离后又重新上课。

    爱心学校设在南河体育场的一角,脚手架和防雨油布简单搭起了一个1米高的“围墙”,将学校与受灾群众居住区分隔开来;“爱心帐篷学校”的大红横幅在校门前随风飘扬。

    走进学校,左手边的教室是用军用帐篷搭建起来的,右手边的教室则是用雨布和脚手架搭建起来的,教室侧面的雨布被分别割开两个窗户,用来通风。

    由于是第一天开学,很多灾区学生的家长都站在校舍外面,与孩子们一起认真听课。

    北川县陈家坝村的灾民陈定会就是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她的公公、婆婆和丈夫都在汶川大地震中不幸遇难,只有她和13岁的儿子母贵全生还。知道今天爱心帐篷学校开学,她马上就将孩子送到学校的6年级2班上课。

    她说,在学校里,有很多老师和同学照顾,他就不会觉得孤独,就不会总想着地震带来的噩梦。

    当隔壁3年级一个班的孩子们,整齐地朗诵课文“春天的小雨滴滴答答”时,她的眼圈突然发红,赶紧用手死死地捂住了自己的嘴,生怕哭出来,影响了孩子们上课。

    在母贵全所在的教室里,来自唐山丰南区的医疗救援员董耀林,正在为孩子们讲述当年他从地震中生活下来的经历。

    “30多年前的救援力量和救援水平与今天无法相比,唐山大地震受灾状况更加惨烈,但今天的唐山城市比全国很多城市都漂亮。”董耀林说,“所以,你们要相信失去的家园一定能得到重建,而且建得会更好。”

    董耀林一番话让孩子们深受感动,他们激动地鼓掌,很多孩子还红了眼眶。

    1时30分,爱心学校放学了。这时,体育馆的广播传来了歌手吕方动听的歌声:“朋友别哭,我依然是你心灵的归宿;朋友别哭,要相信自己的路;朋友别哭,我一直在你心灵最深处;朋友别哭,我陪你就不孤独……”

 
 
 相关链接
· 绵阳:部分灾区群众开始离开安置点 返乡重建家园
· 绵阳受灾群众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提供医疗卫生保障
· 绵阳、成都两机场航油供应紧张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 绵阳抗震指挥部水利组长:堰塞湖动态处于监控中
· 绵阳自动化控制系统恢复工作 供水情况完全正常
· 绵阳第一批2000余名伤病员将在近两天内转至重庆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