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四川首次利用无人飞机对堰塞湖勘察和安全性评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5月22日电(肖林、王毅)记者22日从四川省科技厅科普处获悉,四川21日首次出动无人飞机,对此次地震造成的堰塞湖进行全面勘察和安全性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据介绍,利用无人飞机搭载摄影相机进行航空摄影的技术,目前已成功获取了“5·12”四川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北川县湔江沿岸、安县茶坪河、绵竹市汉旺镇、什邡市洛水镇等地区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尤其是识别出了安县茶坪河和湔江北川段上的多处堰塞湖。

    在四川汶川“5·12”地震后,四川西北部山区造成了大范围的崩塌滑坡,并在各级河流中形成了30多个堰塞湖和堰塞坝,这些堰塞坝的稳定性和溃决风险,成为直接影响灾区抗震救灾和生产自救的危险因素。但由于道路不通,余震不断,很难获得各个堰塞湖和堰塞坝的准确情况,给全面的勘察和安全性评估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四川省科技厅根据这一情况,立即组织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北京安翔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等产学研单位,信息、遥感、水利、地质灾害等相关方面的专家,以及省内外专家研究对策和联合攻关,并首次使用了无人飞机。

    据介绍,未来几天,四川还将利用航空摄影这一技术,继续开展青川县清江流域、安县仙子河等地区的航拍摄像,尽快全面收集、了解各个堰塞湖和堰塞坝的情况,为指挥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地震灾区已发现8处水量300万立方米以上大型堰塞湖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王立彬)根据航空遥感资料和专家实地调查初步分析,目前四川大地震灾区发现34处堰塞湖,其中8处水量在300万立方米以上,存在流土溃坝灾害隐患。

    记者22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对地震灾区航拍图片及卫星数据解译后已发现34处堰塞湖,其中水量在30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堰塞湖8处,100万立方米至300万立方米的中型堰塞湖11处,1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型堰塞湖15处。遥感中心已将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提供给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水利部和四川省使用。

    航遥中心对5月14日的航拍图片解译后发现,有1处堵江形成的堰塞湖下距北川县城2.6公里,下游15公里处是通口镇,堵口高程640米,而北川县城为630米。堵江淹没公路约6.3公里。与5月18日卫星数据对比发现,水面面积已从7.6万平方米增加到15万平方米,漩坪乡及张家坝已全部被淹。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殷跃平说,地震发生以后,中国地质调查局一直对34处堰塞湖高度重视,因为在龙门山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地震以后堰塞湖溃坝引发的灾害,例如1933年的茂县地震。堰塞湖问题涉及水位上升和坝体结构。有些堰塞湖是由大块石头形成的,像德阳绵竹上面的天池乡堰塞湖,这是由厚的大块石组成的,溃坝可能性比较小。但比较松散的物质构成的堰塞湖就比较危险。目前正采取非工程措施,把下游沿岸影响比较大、位置比较低的居民尽快地转移到比较高、洪水淹不到的地方。对一些施工条件比较好、难度不算大的堰塞湖,正采用挖掘等方式处理。

 
 
 相关链接
· 堰塞湖险情严重 国土资源部已配合水利部到现场逐一核查
· 水利部及时开展震损水库和堰塞湖排查除险工作
· 温家宝抵达绵阳改乘直升机前往唐家山堰塞湖考察
· 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堰塞湖险情日前已经基本排除
· 四川省水利厅:地震灾区33座堰塞湖最近暂无危险
· 四川全省出现21处堰塞湖 近期不会出现重大险情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