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规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规范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周丹丹、孙玉波)为规范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的建设,妥善安排受灾群众临时住所,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并印发《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在建设规划选址方面,导则提出,选址应考虑灾后重建规划要求,不占用近期建设用地,并能够避险防灾、及时疏散。应避开地震断裂带、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影响的地段;避开水源保护区、濒险水库下游地段;尽量避开风口,选择向阳、通风良好的开阔地带;避开现状危房影响范围;避免改变原有场地自然排水体系;优先选择靠近原有居住区和经鉴定后可利用公共设施较多的地段;不应占压地下管线;不应影响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护。

    在安置房布局方面,导则要求,安置住房宜集中建设,每处规模不宜少于50套,成组团布置。安置住房宜采用行列式布置,拼接长度根据场地条件以4~10个开间为宜;安置住房行间距以4~5m为宜,消防通道宽度应大于4m;公用卫生间与安置住房应留有必要的卫生距离,宜设置在下风位;每50套住房作为一个防火单元,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单独防火单元,配备消防设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力保障灾区城镇供水安全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孙玉波、周丹丹)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立即启动供水应急预案,全力保障灾区城镇供水安全。

    地震发生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火速调集移动式净水设备,尽最大可能尽快提供安全的饮用水。目前已有60余台设备陆续运往灾区,每台可满足3000至5000人饮水需求。组织各地支持送水车33台。这些设备能有效过滤细菌和病毒,确保饮水安全,在灾民集中点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27个城市的支援队伍,已分批进发灾区,支持设施修复。

    为了确保临时供水水质安全,把预防细菌和病毒作为重点,调集饮用水消毒药片130万片和5台水厂消毒设备,同时发送单人单户净水器,满足野外条件下的分散供水安全,组织货源3000台,目前已有750台在灾区使用。

    加强生活垃圾和粪便收集处理,防止污染水源。已陆续调往灾区垃圾清运车40台,吸粪车31台,移动公厕237台。

    同时,四川省建设系统全力以赴投入应急供水和设施抢修工作。各大中城市,在加快恢复自身供水的同时,又集结了80多人的技术队伍,加强互救工作。经过全力抢修,目前所有设市城市全部通水,受灾县城80%的水厂恢复或部分恢复产水能力。

 
 
 相关链接
· 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制定印发
· 湖南省政府部署支援地震灾区建设过渡安置房工作
· 四川建设过渡安置房“百天建设大战”即将展开
· 我国将于8月10日前完成100万套过渡安置房的建设
· 河北:确保三个月为灾区建设6万套过渡安置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