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麦纳麦5月23日电(新华社记者李震 马文博)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21日至22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举行。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秘书长穆萨以及来自22个阿拉伯国家的部长或部长代表出席会议。中阿双方就进一步推动面向未来的新型伙伴关系展开了热烈深入的探讨,并签署了一系列文件。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正式成立以来,双方互利共赢的友好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中阿新型伙伴关系正在驶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
杨洁篪21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本届部长级会议与前两届相比,进一步健全和加强了有关的合作机制,扩大和突出了具体的重点合作领域,比如经贸、环保、能源、人文交流。本届会议还制定了2008年至2010行动计划,确定将在叙利亚举行中阿友好大会,在苏丹举行中阿能源大会,以及在突尼斯举办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
《中阿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公报》和《中阿合作论坛2008年至2010年行动计划》等成果文件的签署,中阿友好大会、企业家大会、能源大会、投资研讨会、文明对话研讨会和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机制的确立为双边发展新型伙伴关系提供了一个坚实广阔的基础和平台。可以说,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长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政治和经贸领域已探索出一条互信互利的合作模式。
中阿双方在诸多领域的互补性优势也给双方友好合作带来了无穷动力。会议决定将扩大双方在环保、旅游、人力资源、科技、医疗卫生、新闻等领域的合作。正如杨洁篪在本届会议上所说:“中阿双方应做平等互信的伙伴,不断深化政治友好;做互利共赢的伙伴,致力于实现共同发展;做交流互鉴的伙伴,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做协调配合的伙伴,促进中东稳定,建设和谐世界。”
在本届会议上,中阿双方共同展望和规划中阿关系发展的美好蓝图。中阿新型伙伴关系正在双方携手共建的快车道上向着更宽广、更美好的未来全速前进,也必将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