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京在灾区建能安置7万人的最大过渡安置房项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记者孙晓胜)北京市目前正在地震灾区四川江油建设一个合计占地3000亩、安置7万人的在建最大过渡安置房项目。北京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北京市建设委员会主任隋振江27日表示,项目建设将以人为本,最大可能地体现出城市功能。

    四川江油是汶川大地震的一个重灾区。北京市已经接受为江油灾民建设8万套过渡安置房的任务。其中,位于江油市西部的太平镇两地块及三合镇、彰明镇地块合计3000亩的7万人安置区建设项目成为目前地震灾区在建的最大过渡房建设项目。

    据了解,北京市建设、规划、市政设计部门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因地制宜,又包含新技术、新理念的建设方案。除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应该具备的卫生间、公共厨房、商店、学校外,北京的建设者把目光聚焦在了灾区建设的细节上,突出安全、舒适性,环境友好,民生优先,着眼发展。把北京城乡建设的诸多最新成果,特别是奥运建设经验运用到灾区过渡性建设上来。隋振江说,“让灾区群众住进过渡安置房不仅仅是赈灾性的临时安置,更要考虑到在未来几年中这里将成为灾区百姓安居乐业的家。”

    据介绍,江油市太平镇两地块及三合镇、彰明镇地块过渡安置房区域内将规划通畅便捷的主干道和次干道,并将安置区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形成一个个城市社区模式。

    据北京市建委相关人员介绍,将在过渡安置项目每个道路交叉点设置消防栓,保证安置区的消防安全。自来水将接入公共浴室、厨房,自来水每天人均使用量为120公升,达到北京市民的使用标准。公共浴室热水将使用太阳能。公共厕所的服务半径为50至60米,免去灾区群众奔波之苦。考虑到灾区的伤残者较多,安置区内将有大量的无障碍设施。许多奥运建筑中使用的无障碍设计将在灾区建设中采用。同时,在安置区将采用科学合理的商业和公共服务区布局模式。

 
 
 相关链接
· 四川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累计已经建成8152套
· 我国加紧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 尽快安置受灾群众
· 天津市市长强调精心组织按时保质推进安置房工作
· 河北:45家企业生产加工安置房 日生产能力1740套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