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5月28日电题:
抗震救灾“生命通道”的守护者——记奋战一线的四川交警
新华社记者伍皓、苑坚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一批重灾县道路、通讯中断,一时间与外界无法联系。救援队伍、设备和物资怎么进得去?里面的伤员和群众怎么出得来?形势十分紧迫。四川广大交通警察,牢牢坚守抗灾前线,成为抗震救灾“生命通道”的守护者。
汶川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紫坪中队扼守着通往震中映秀的咽喉,全中队民警在地震和抢救群众过程中全部受伤,但至今没有一人离开岗位——虽然他们中许多人的亲人至今杳无音信。
德阳支队民警方绍军的父亲在地震中遇难、绵竹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杨占彪18岁的儿子遇难、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伍豪一家包括妻子在内6口人遇难……但巨大的悲痛并没有让他们倒下,他们坚毅地屹立在四川灾区的一条条交通要道上,保障了抗震救灾交通大动脉的畅通。
统筹协调保畅通
5月12日下午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公安厅厅长曾省权立即通过在省委门前执勤的成都交警的手持电台,向省交警总队和成都交警支队下达指令,要求千方百计与各地建立联系,掌握情况,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长何宗志立即成立了总队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两个小时后,交警总队派出的四个工作组就已经出发赶往灾区。
在通往主要灾区的道路上,交警总队工作组发现,由于部分高速公路和主干道路未及时实行交通管制和远端分流措施,造成重点灾区一度出现交通拥堵状况;同时,由于军车、货车、医疗救护车等救灾专用车辆和一些民用车辆大量涌入灾区,且就地停放在道路两侧,导致通往重点灾区的道路交通不畅,影响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总队立即采取了两项解决方案:一是“借田疏堵”,利用路面一侧有大量农田的实际,就地开辟若干临时停车场,缓解交通压力;二是在通往重点灾区的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设置“救灾专用车道”,专门保障各类救灾车辆快速安全通行。
高速公路是这次抗震救灾的生命线,作为高速公路守护神的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在主要运输路口、收费站,开辟“抗震救灾专用车道”的同时,设置 “高速交警抗震救灾服务点”,并在全省各个高速交警大队组织“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抗震救灾救援队”,昼夜维护通往地震灾区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和处置各类紧急事件,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针对灾区道路严重损毁,警力严重不足等情况,四川省交警总队还打破常规,全省统一调警和调车,分别从乐山、达州、广安、南充等11个支队抽调警力紧急增援阿坝、绵阳、德阳、雅安等地,目前已调集警力1000余人、警车60余台增援灾区。据不完全统计,从5月12日至27日,四川省交警部门共出动警力8万多人次,护送各类车辆31万余辆,共完成抗震救灾部队、物资、药品等运输保障任务1700多次。
此外,地震发生以来,交警总队平均每天发布灾区交通路况信息和交通管制信息10条以上,每天在中央、省和成都市的电视、电台和网络上滚动上百次,发布的大量警方抗震救灾和保障畅通的信息,对引导救灾车辆、安定人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成都交警确保枢纽畅通
5月19日,成都市公安局局长李昆学签署“战地记功令”,为抗震救灾工作中表现特别突出的成都交警支队记集体三等功,为支队指挥室主任伍峰、基层民警姬勇记个人三等功。同时,对抗震救灾表现突出的三名民警,火线发展入党,掀起了全市交警在抗震救灾中建功立业的高潮。
经过成都市交警的日夜奋战,目前抗震救灾各项交通保障工作顺利推进,全面保障了抗震救灾“生命通道”的畅通,维护了成都市区和都江堰重灾区的正常交通秩序。
5月12日灾情发生后,上百万市民涌上街头,数十万机动车停滞路面,保障市区交通成为抗震救灾的首场硬仗。全市交警坚守岗位,第一时间投入路面交通应急管理,通过重点部位交通管控、中心城区临时分流管制、市区交通大疏导等措施,一直奋战到当晚21时,使市区交通保持了有序运转。
面对近15万救灾大军大部分从成都运送灾区、来自各地的救援物资从成都中转集散的巨大挑战,成都交警对通往灾区的成灌高速、老成灌路、成彭、成温邛四条通道实行24小时交通管制,对各种抗震救灾车队实行24小时开道保障和护送,在通往城区的重要道路上开辟六条“救护车辆专用通道”,构筑了通往重灾区的“生命通道”。
为迅速恢复重灾区都江堰的交通秩序,成都交警成立了“前沿指挥部”,抽调警力积极投入都江堰城区和国道213线、成灌高速两翼的交通管理工作。通过发布通告、有效疏通都江堰道路交通流量等方法,确保了救援人员、物资快速进入灾区和受伤人员快速运出灾区。
成都交警还将市内11个灾民安置点纳入警务区管理,将之作为一个社区,把各项交通管理服务及时跟进,为安置点居住的9000余名受灾群众提供了周到细致的交通保障、秩序维护和交通宣传服务。
交警情洒生命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四川省公安交警展示了坚强、无私、英勇、善战的英雄本色。在地震发生后,交警们都自觉地坚守在岗位,心里虽担忧着家人的安危,却没有人离开,人民警察的责任和使命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忠实地履行着保卫人民,救助群众的职责。
驻守在汶川县的阿坝州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的楼房在地震中倒塌,包括大队长崔平在内的10多名民警、职工和家属被埋在废墟中,教导员毛志全的妻子当场遇难。幸存的民警们自觉地集中在大队废墟前,等待毛志全的指令。毛志全含泪说道:“我们要坚守在这里:一是这里的群众还需要我们救援,二是我们的战友还埋在这里,三是枪支弹药还需要我们守护。”全体民警强压着失去亲人和战友的痛苦,为抢救群众、保障灾区交通和治安秩序日夜奋战,三天三夜没吃没睡。
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伍豪在全家6口人遇难后,擦干眼泪站上执勤岗疏导交通——至今他只离开过一次岗位,就是用半个小时回去悼念遇难的亲人。他的同事说,偶尔会看到伍豪躲在警车里流泪,但他擦干眼泪仍继续执勤。
都江堰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曾福其在灾难中失去了女儿,他仍日以继夜地坚守在执勤的一线。他说:“虽然失去了女儿,但我还要为抢救其他人的生命多争取哪怕是一秒钟的时间,这也是我悼念女儿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