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5月30日电(记者姚湜、褚晓亮)四川省发生8.0级强烈地震,吉林是没有震感的3个省份之一。虽无震感,震撼相同。除了募集超过5亿元的物资,近20天来,吉林省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对在吉的四川籍同胞伸出援手、奉献爱心,从5月12日14时28分那一刻开始,白山蜀水之间,吉林和四川两地的牵挂和爱就没有断开过。
来自四川的黄忠正在参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外科病房楼的施工工程,吉林省对他们给予的特殊关爱令他非常感动:“非常感谢吉林人给我们的关怀和帮助。虽然身在外省十分惦念家乡,但也深深感受到祖国同胞一家亲的温暖。”
据不完全统计,在吉林省工作的四川籍外来务工人员有几千人。地震发生后,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第一时间了解川籍务工人员的情况,全力为他们提供援助服务,规定自5月起对四川籍农民工要按月兑现工资,帮助有返乡意愿者返乡,并不得克扣工资。吉林省还将接收四川灾区150名技工学校在校生,免费帮助他们在长春完成学业。
在吉林省,一些来自地震灾区的孩子们也陆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来自绵阳地震灾区的顾芮绮第一次走进长春市第一○八中学小学部一年级4班教室的时候,全班50多名同学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她。得知灾区的小朋友要和自己成为同学,大家都自发为芮绮准备了书包、铅笔、图书等礼物,学校还为她免除了每月100多元的间餐费,班主任老师正为她计划着一个别样的儿童节。
芮绮现在的状态很好、很健康,在接受长春地方媒体记者采访时,她说:“希望我家乡的小朋友都能早日重返校园。”
这些来自地震灾区的在长春借读的孩子,有的像芮绮一样已经开始融入新的生活,有的还没有从惊恐中平复。新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尽最大可能给他们关爱。一些老师说:地震灾区很多学校都倒塌了,很多老师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牺牲了,我们所做的这些,真的太微不足道了……
而在长春市读书的川籍大学生也受到了热情帮扶。长春市高校工委、团市委、长春市红十字会筹集了32万元救助家庭受灾较重的近千名在长高校学生,每人救助金额在300元-2500元之间。
在用实际行动关怀来自地震灾区的高校学生的同时,吉林省还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爱心:征集“爱心朋友”“爱心远亲”,为川籍学生提供生活、学业支持;征集“勤工助学岗位”,希望有能力的爱心企业为在吉川籍受灾大学生提供适合其从事的兼职岗位;征集“心理关爱志愿者”,希望具有专业心理咨询知识的人员,积极参与到在吉川籍受灾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其摆脱地震带来的心理创伤和阴影。
有人说,如果爱,请深爱。在地震发生一周后的那个晚上,在长春的四川籍同胞和长春高校大学生以及市民一起,在文化广场点燃了万盏烛光、点燃了孔明灯,共同祈愿这点点星火能够照亮地震中遇难者去天堂的路:唯愿逝者安息,生者平安;在新的生活中,在白山蜀水间,不再有灾难,不再有伤痛,不再有离别和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