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京奥运火炬在武汉开始传递 杨威为第1棒火炬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31日   来源:新华社

祥云引鹤归 圣火耀江城

    新华社武汉5月31日电(记者 李鹏翔 熊金超)黄鹤楼前迎圣火,长江万里传真情。31日,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69天的时候,洋溢着爱心与祝福,北京奥运圣火完成在武汉传递。

    清晨,黄鹤楼前,7分钟的起跑仪式简朴而庄重。所有现场人员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默哀。

    上午8时07分,悉尼奥运会体操男团冠军杨威郑重地从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手中接过奥运火炬,开始了武汉市的火炬接力。

    同饮一江水,鄂川一家亲。武汉市委书记杨松说:“圣火不仅传递激情,还将为四川地震灾区传递关爱、传递支持、传递武汉800多万市民的一片深情厚谊,希望他们能够早日重建美好的家园。”

    第7棒火炬手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从四川抗震救灾前线年龄最大的志愿者之一到湖北最新的火炬手,64岁的吴天祥和“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吴天祥精神”再度成为一个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标杆。

    “我们要用战斗的精神为地震灾区献爱心、献力量。奥运火炬传递,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我们要从精神上鼓励灾区群众振作起来,重建家园。”吴天祥说。

    第9棒火炬手是30日凌晨才从抗震救灾前线归来的武汉第三医院医生陈万成。在湖北省卫生厅派往灾区的首支医疗救护队中,55岁的陈万成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而早在1976年,他就作为武汉医疗队员,参与过唐山大地震救护工作。

    “此刻我心里非常激动,我希望把爱心传递给四川。有我们13亿中国人民,有党和政府做坚强后盾,我们相信,四川地震灾区一定能重建家园,奥运会也一定会获得圆满成功。”陈万成说。

    成千上万武汉市民聚集在圣火传递沿线。国旗、奥运五环旗贴在孩子的脸上,贴在人们的胸前、挥舞在大家的手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传递圣火、传递关爱”“四川坚强!汶川坚强!”的呼声此起彼伏。发自内心的呐喊汇成一个声音:“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11时58分,奥运冠军李小双在汉口江滩三峡石广场完成最后一棒火炬传递,他用手中的火炬点燃圣火盆,圣火武汉之旅随之结束。

    “希望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李小双说,“希望灾区的人民不要放弃希望,全国人民都在关注你们,给你们支持和信心。中华民族是不可屈服的!”

    随后,奥运圣火传递运动团队转场前往宜昌市。6月1日,火炬将在宜昌市传递。

奥运圣火传递过长江 点燃“首义”激情

    新华社武汉5月31日电(记者熊金超 李鹏翔)5月31日。武汉。“奥运,加油!”“中国,加油!”在江城市民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举世瞩目的奥运圣火“祥云”由火炬手接力传递跨越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点燃了这座城市薪火相传的“首义”激情。

    天刚破晓,作为武汉火炬接力的起点,耸立在蛇山山麓、长江水滨的黄鹤楼四周,早已人山人海。“在历史名楼之下,见证圣火燃起,不啻是千载难逢,”凌晨即从汉口驱车赶来的青年诗人小鲁说,“这是生活的积演,更是生命的激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始建于三国时期的黄鹤楼,因李白等人的绝唱而名闻千古。几经战乱焚毁重建,如今已发展成为武汉的历史和文化标签。

    站在蛇山之上,放眼远望,呈“Y”字型交汇的长江和汉江上,远桥如虹,近桥似练。武汉长江大桥宛如一条有力的臂膀,挽起龟蛇两山,斩断长江天险。

    1957年,新中国修建了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至今我国已在长江上修桥逾百座。昔日的长江天堑,如今已是处处变通途。

    拥有3500年文明传承与积淀的武汉,是最早在长江两岸滨水而生的历史重镇。早在明末,武汉已是享誉中外的“天下四大名镇”。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打响了中华民族推翻封建帝制的第一枪,从此,“首义”精神在这里世代传承。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在武汉爆发,吹响了中国产业工人争取政治权益的号角;大革命时期,武汉一度是全国政治中心、国民政府所在地;新中国成立之初,“武钢”“武船”“武重”“武锅”等一批响当当的“武”字头企业,使“武汉制造”享誉全国……

    当“祥云”火炬传递到武昌首义广场时,广场立即沸腾了。人们用掌声,用呐喊为火炬接力“加油”助威。

    “这是对先烈的祭奠,更是对后人的鞭策。”火炬手、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说,“火炬传递,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只要把敢为人先、团结拼搏的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中华民族就会一步一步地走向辉煌。”

    1979年,武汉在全国率先敞开城门,开放了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活力。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中央接连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建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的重大举措。武汉市委常委会顾问殷增涛说:“大武汉终将大有可为。”

    在208名火炬手的接力下,圣火传递的是爱心,是精神,更是激情。在江城20.7公里的传递之旅中,圣火所到之处,无不鼓舞人心,催人奋发。

    在完成火炬传递后,湖北省轮椅橄榄球队队员、高位截瘫的火炬手董明表示,将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同济医院,把圣火传承的精神和激情传递给四川灾区来的受伤的孩子们,鼓励他们“生命不息,自强不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