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山西卫生救援队在灾区打造"永远不走"卫生防疫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0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四川平武6月1日电((记者 黄深钢)针对灾区的临时安置点普遍人口密度大、设施相对简陋、卫生条件不尽如人意,以及支援队撤离后的后继防疫问题等困难,山西省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探索建立灾区防疫群防群控的长效机制,在灾区建立一支“永远不走”的卫生防疫队,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山西省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一直在四川省平武县执行防疫任务。据 山西省卫生厅卫生执法监督处副处长陈利民介绍,山西队从三个方面着手建设“永远不走”的医疗队:

    第一,通过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帮助受灾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清洁,自我消杀”的“三自方针”。

    在绵阳市平武县一个临时安置点里,记者看到,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帐篷里通常要摆放3到5张床,通风条件比较差,很闷热,还有一些苍蝇在飞来飞去。

    当地居民赵思红告诉记者,他从山西队领到了免费的药粉和喷洒壶,卫生防疫队员也教过他怎么用,现在他每天都在清晨对自己的帐篷进行消毒。

    山西晋城疾控中心主任李雪荣表示,地震使当地分散居住转入密集居住,现在天气炎热,蚊虫密度大,正是各种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光靠防疫人员每天消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灾区民众了解防疫知识,学会防疫技能,实现自我消杀。”李雪荣说。

    第二,在临时安置点设立负责人、联系人和消杀队员,便于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山西省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在调研的基础上,发布了平武县传染病疫情分析及评估报告。为卫生防疫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走村入户展开培训,为当地群众树立“永远不走”的防疫思想。

    平武县城最新出现的一个情况是,由于灾后赶赴县城的各地救援人员增多,以及当地居民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复,食品生产和供应需求迅速猛增。为确保食品安全,山西队采取靠前控制的原则,进村入户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引导、帮助从事食品生产的村民建立卫生防疫观念和卫生生产制度。

    在平武县汇口村汇口小学的操场上,记者看到山西队4名防疫人员正在为30多名村民现场讲解食品安全,消毒知识及方法,饮用水卫生等知识,村民们听得很认真,不少人还在自觉做笔记。村民鲁和华说:“我是小学文化水平,但经过医生培训,已经懂得了怎样配比消毒药,简单得很,以后我要经常喷。”

    记者在汇口村看到,该村已成立一支专门的卫生防疫队,成员由村委会主任、12个生产队队长及卫生站的大夫组成。经过培训,目前在汇口村的卫生防疫工作基本是由他们来开展,药品由山西队统一提供,统一管理,统一使用。

    平武县居民余国勤坦言,“在帐篷里住着,旁边人有个发烧咳嗽拉肚子的,我们真的很紧张,人这么挤,想躲都躲不掉。”他说,和依赖防疫人员每天来杀毒相比,倒真是自己学会防疫知识和方法,自己动手搞好卫生更可靠。

    陈利民说:“灾后救援的长期性和救灾人员的临时性形成的矛盾,只有通过依靠受灾群众自己来解决。这才是‘永远不走’的真正涵义。”

 
 
 相关链接
· 卫生部门全力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派出防疫队3910人
· 甘肃省为18个重灾县区乡村医生发放防疫补贴
· 浙江第二批医疗人员进入四川加强防疫和心理干预
· 全军部队126支防疫队深入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 新疆医疗防疫救援队第二批38名队员顺林抵达茂县
· 统一投饵时间 德阳地震灾区全面开展灭鼠防疫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