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6月2日电 浙江宁波市成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两年来,努力探索实践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新机制,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力地助推着宁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宁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勇介绍,两年来,宁波市坚持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宁波市及其下辖的各个县(市)区都成立了一把手负责的发展循环经济领导机构,建立了相关的工作机制,明确目标,落实任务;结合宁波实际,编制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和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利用、清洁生产和污染物减排方面的政策法规,各县(市)的政府也制订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宁波是一个资源相对紧缺的沿海城市,人均耕地和水资源拥有量分别仅为全国人均的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一次能源99%以上从外地调入。宁波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反制作用日趋增大。为了探索建立符合宁波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宁波确定近期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加强示范试点建设。
王勇说,宁波推动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设从“大中小”三种规模着手。“大”即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县(市)区全面推行。如宁海县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大力发展立体农业、节水喷滴灌和循环型种植养殖产业链。 “中”即选择在宁波市占有重要经济地位的一些产业园区,开展多种形式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试点。如镇海区以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宁波化工区为重点,推进以“炼油乙烯”为核心的纵向、横向循环经济产业链;慈溪市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重点,建立废塑料回收市场和再利用产业。 “小”即选择一些拥有自主创新循环经济技术,或积极推行循环经济技术的企业作为示范点。如宁波太极环保公司自主研究开发的以工业废渣作为吸收剂的高效脱硫技术,而吸收了二氧化硫的废渣又可制成硫硅配方肥用于盐碱地改造。
坚持市场化运作,加上政府的推动作用,使得循环经济在宁波的推行发展快、效果好。2006年,宁波市在全国率先大规模推行餐厨废弃物处理。宁波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出台并实施了餐厨垃圾管理办法,推动建立餐厨废弃物产生者责任主体化机制,培育发展拥有餐厨废弃物生态处理技术的宁波开诚投资控股公司为示范项目,对餐厨废弃物明确分类、集中收运、定点处置。目前,宁波市主城区超过80%的餐厨废弃物可以循环处理,从源头上防止了“垃圾猪”和“地沟油”的产生。
两年来,宁波的循环经济实践重点在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耗能比2005年下降了7.3%,两年累计节约能源300万吨标准煤;万元GDP综合用水量下降20%,两年节约用水7.4亿立方米;综合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