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央行研究报告认为:地震后宏观调控政策仍须稳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03日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小组近日发表研究报告认为,震灾不会改变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没有改变,未来应保持总量政策稳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震灾可能会推高投资增速、增加短期通胀压力

    报告认为,此次震灾虽然损失很严重,但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程度较轻,预计影响最大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灾后重建会推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前中央财政已安排700亿元灾后重建资金,后续还会有更大规模的各类资金到位。从历史经验看,我国历次大灾后的重建都会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二是震灾会增加短期通胀压力。此次地震对灾区工业、农业产生的破坏,以及受灾群众对食品和日用品的需求,无疑会对当前物价上涨产生新的压力。但从日本和台湾的经历看,地震对CPI的影响只是短期的,对长期CPI影响并不显著。

    目前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仍是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

    报告认为,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尚属温和,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仍然是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

    一是成本推动压力仍然较大。国际初级商品价格仍可能继续上涨,国内未来成品油价格和电价上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加之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可能使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压力得到释放,以及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未来生产成本仍面临较大上涨压力。

    二是粮价上涨压力仍然存在。今年夏粮有望小幅增产,加上现在正处于鲜活农产品上市旺季,食品通胀压力短期有所缓解。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背景下,粮食供求紧平衡状态将长期存在;加上粮食生产成本上升较快、国内外粮食价差进一步拉大,强化了国内粮价上涨压力。

    三是货币信贷反弹压力仍不容忽视。今年前4个月尽管贸易顺差减少,但外汇储备及相应的人民币占款同比仍然多增,境外流动性输入对基础货币扩张的压力仍然较大。

    应不失时机地推进成品油、电力等资源价格改革

    报告指出,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在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同时,继续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下一步,央行仍将加大对灾后重建的金融支持,配合财政政策增加对“三农”、环境保护、中小企业、服务业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货币政策仍要立足于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从而防止全面通胀。

    报告也提出,在成品油价格和电价管制的背景下,为确保成品油和电力供应,也需要增加对相关行业的补贴或减税。但从中长期看,补贴政策既会形成财政沉重负担,又不利于发挥价格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的调节作用,应不失时机地推进资源价格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增长方式粗放和资源消耗过大所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记者田俊荣) 

    地震不会改变国民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基本态势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在分析汶川大地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时说,地震对灾区经济确实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由于受灾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都比较小,因此,地震不会改变国民经济总体上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

    这位负责人分析,汶川大地震不仅给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对灾区经济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但也要看到,因受灾地区经济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投资和消费等占全国的比重都比较小,不会改变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上仍将会延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

    李荣融:地震损失较严重但经济增长态势不会改变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您前一段时间说过,央企要做好过冬的准备,雪灾过后地震对中国经济是雪上加霜,今年还要完成原来预定的目标是不是有难度?灾后重建是否会考虑与央企的整体布局联系在一起,因为现在二重和东方电气受损比较严重,是不是考虑跟其他央企合并,在布局上做的更好一些?谢谢。

    [李荣融]应该说中央企业今年目标的制定考虑的是比较周到的,提出的目标也是比较可行的。今年一季度运行的情况也表明年初所确定的目标是适当的,今年除了石油石化的利润有下降,电力行业有亏损,其他行业的利润增长了36%。

    从宏观经济数据看到宏观调控效果和经济前进步伐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周英峰、朱立毅)近日,一组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让人们看到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和中国经济稳健有力的前进步伐。

    GDP同比增长10.6%

    统计显示,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是2006年二季度以来增长率单季最低水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当前,需要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既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猛,也防止经济增速出现反弹。

 
 
 相关链接
· 湖南省政府“有形之手”宏观调控粮食市场显成效
· 从宏观经济数据看到宏观调控效果和经济前进步伐
· 首季经济形势: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前进
· 粮食局:进一步搞好粮食宏观调控 保证市场供应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