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经济述评:把握夏粮丰收良机 保障全国粮价稳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0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 王立彬)今年以来,从我国南方冰雪灾害到汶川大地震,我国以及周边产粮国家自然灾害频发,使得粮食供应面临一定的压力。在此情况下,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五年夏粮大丰收,要多抓粮源,紧抓粮源,发挥粮食收购主体多元化的优势,为全年粮食价格平稳运行提供物质储备基础。

    首先,作为我国粮食市场收购主力军的国家粮库储存,决定着国家对粮食的定价权,在国际粮价高企、自然灾害频发的严峻形势下,发挥“国家队”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粮食储备机制,是大势所趋,也是当务之急。

    国家粮食局等部门日前发出通知,向四川、甘肃、陕西、重庆和云南五省市下达第一批中央储备粮抗震救灾计划38.4万吨,其中小麦15.24万吨,稻谷23.16万吨。有出就要有收,争取入大于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加大国家粮库储存量。

    国家财政支持的托市收购企业积极性高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我国社会粮食企业已成为粮食收购市场生力军的现实。这些社会企业,经过近几年来的市场实践,收购经验十分丰富,粮食、市场、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鼓励包括加工企业在内的各收购主体推出更有力的措施,下乡蹲点收购、扩大收购资金量、增强收储能力。

    与此同时,由于新粮成本优势明显,面粉等加工企业也有积极入市收购的欲望,对此也要加以鼓励。从2006年以来的经验看,加工企业单凭托市粮拍卖获得粮源,成本较高。因此,要引导支持加工企业,特别是处于小麦产区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夏粮收购,以降低购粮成本。虽然面粉加工企业受资金和仓容限制,收购量不会太大,但其收购价格会对市场有较大影响,有利于种粮农民。

    此外,由于粮食市场看好、利润稳定,粮食专业户积极参与夏粮收购的行为也应予以鼓励。总而言之,通过国家托市收购,掌握足够的粮食市场调控能力;通过社会企业收购,丰富粮食市场的商品储备,有利于实现“藏粮于国”“藏粮于市”“藏粮于民”的有机结合,确保今年我国小麦市场甚至整个粮食市场环境良好,粮食价格平稳运行。

 
 
 相关链接
· 我国夏粮走出波动连续5年增产|增产挖潜空间很大
· 我国夏粮连续五年增产 走出粮食生产"波动怪圈"
· 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为夏粮丰收做出重要贡献
· 粮食部门要抓好灾区粮食供应 迅速开展夏粮收购
· 鄂豫皖夏粮喜获丰收 黑龙江垦区春播生产全面告捷
· 农发行:四举措做好贷款发放保夏粮收购顺利进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