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记者李亚杰)记者日前从共青团中央了解到,保护母亲河行动开展9年来,保护母亲河行动吸引了5亿多人次青少年参与,面向海内外筹集资金4.42亿人民币、20.52亿日元,建设了5540个面积达335.02万亩的工程,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进行了友好交流,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99年初,共青团中央联合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等单位共同发起实施了大型群众性生态公益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它以保护黄河、长江等江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为主题,教育青少年,影响全社会,植树造林,治理水土,保护生态环境。
据了解,保护母亲河行动实施以来,在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强势推进,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
九年来,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探索起步阶段。从1999年初至2000年底,保护母亲河行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初步探索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
——巩固扩大阶段。从2001年1月至2003年初,保护母亲河行动实现了由单一地发动青少年,到以青少年为主,牵动社会公众和团体的广泛参与;实现了由植树种草为主,到植树种草与从身边小事做起、天天环保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生态环保和实践育人的有机结合。
——蓬勃发展阶段。从2003年3月到2006年底,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社会参与面更加广泛,一批示范工程相继竣工,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现在,保护母亲河行动已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也就是品牌提升阶段。
共青团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挖掘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内涵,以爱水节水护水为主题,以江河湖泊为重点,以流域为单元,广泛宣传爱水节水护水的绿色理念,着力建设涵养水源的青少年绿色家园,积极培养保水护水的青少年绿色队伍,推动青少年生态环保工作蓬勃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