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政策解读:灾后为何人民银行还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08日   来源:人民日报

    近期发生的特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给经济运行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以往每次上调0.5个百分点的“惯例”不同,幅度高达1个百分点。这样的幅度,自2003年央行开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来,只有3次。

    那么,震灾过后为何还要如此大幅度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呢?

    传递信号:震后仍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可能想借此传递一个信号:货币政策的方向没有发生改变,震后仍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彭兴韵博士说。

    此前,央行金融研究所曾发表一份研究报告认为,震灾不会改变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没有改变,未来应保持总量政策稳定。

    这份报告认为,震灾对整体经济的影响程度较轻。从当前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看,受国内外经济运行中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目前尚属温和,没有出现市场担忧的大幅下滑;与此同时,今年前4个月居民消费物价平均上涨8.2%,生产者价格平均上涨7.2%。就总体而言,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仍然是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

    防止通胀:当前物价上涨压力仍较大

    有专家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也说明央行认为,当前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比如成本推动压力。国际初级商品价格仍可能继续上涨,原油价格已基本站上130美元的新台阶。再从国内环境看,国内原油和煤炭价格基本放开,但成品油和电力价格仍实行国家定价,未来成品油价格和电价上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再如货币信贷反弹压力。今年前4个月,尽管贸易顺差减少,但外汇储备及相应的人民币占款同比仍然多增,境外流动性输入对基础货币扩张的压力仍然较大。

    分析人士认为,年初我国南部发生的冰雪灾害曾加剧物价的短期波动,此次地震对灾区工业、农业产生的破坏,以及受灾群众对食品和日用品的需求,无疑也会对当前物价上涨产生新的压力。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意在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从而为防止全面通胀提供一个偏紧的总需求约束环境,促进物价稳定。” 彭兴韵说。

    转变方式:灾区暂不上调,分两次缴款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调整范围和缴款时限上颇有“新意”。

    央行宣布,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举表明了央行的态度:既要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也要落实好宏观调控举措。”有专家说。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类金融机构将于今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别按0.5个百分点缴款。“存款准备金率的频频上调,已使商业银行的资金面吃紧。到今年3月末,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仅为2.02%。猛然上调1个百分点,会给一些银行带来较大的流动性压力。可能是为了给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留有一定的缓冲时间,此次上调采取了分两次缴款的方式。”彭兴韵说。

 
 
 相关链接
·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重灾区暂不上调
· 人民银行决定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 央行宣布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 新闻分析:人民银行频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后
· 人民银行:20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 央行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