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四川已发放受灾困难群众临时生活补助金14.6亿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6月9日电(记者黄堃、余晓洁)在9日的四川省政府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民政厅官员表示,截至6月8日,四川已发放受灾困难群众临时生活补助金14.6亿元,并已向遇难者家属发放抚慰金6698.5万元。

    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克福说,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省粮食局转发了《民政部、财政部、粮食局关于对汶川地震灾区困难群众实施临时生活救助有关问题的通知》,从5月28日开始陆续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截至6月8日,全省已发放受灾困难群众临时生活补助资金14.6亿元、粮食6万余吨,救助受灾困难群众512.2万人。发放总体情况良好,灾区群众比较满意。

    另一方面,各级民政部门严格执行和落实遇难者家属抚慰政策,向每位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属发放抚慰金5000元,截至6月8日,全省经公安等部门严格审核,已向遇难者家属发放抚慰金共计6698.5万元。

    陈克福还提到,汶川大地震后,5月13日到15日,灾区个别市在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理新政策未出台之前,按原物价部门核准的价格向遇难者亲属收取了火化费用。新政策出台后,四川各地均免收地震遇难者火化基本费用(包括遗体接运费、火化费、一定标准的骨灰盒费)。对原个别殡仪馆已收取的费用进行退还,目前多数已退,还剩下一部分正在寻找亲属退还,也请相关遇难者亲属主动到相关殡仪馆办理退款事宜。

四川雅安灾区民众对自建永久住房反应积极

    新华社成都6月9日电(记者余晓洁、黄堃)在9日的四川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雅安市副市长谭向红说,四川地震6个重灾区之一雅安市的群众对自建永久住房反应积极。

    据谭向红介绍,该市根据自身实际,鼓励受灾农村居民自建过渡安置房和永久住房。目前有中里镇、晏场镇和合江镇三个村民自建永久住房示范点。基本探索是政府规划调整土地,引导受灾群众按照新农村建设提倡的风貌、套型集中自建永久性住房。政府唯一的要求是这些自建住房要达到抗7级地震的标准。

    “群众对自建永久住房反应积极。按每人30平方米的标准,一个三口之家可以自建90平方米的住房,还可以按1比1的比例获得近百平米的宅基地。政府已经帮助群众把路修好了,地整平了。现在自愿自建永久住房的70户村民中已有60多户通过抓阄的方式确定了自家住房的具体位置。”谭向红说。

    雅安市新闻办公室工作人员邓萍告诉记者,中里镇、晏场镇和合江镇是雅安市在这次地震中受灾比较严重的地方,灾后群众的情绪一直很低落。自从政府采取鼓励自建永久住房的政策措施后,村民们一下来了精神。很多村民连夜从废墟或危房里收拾出还可以用的材料,积极准备重建家园。

    为了让这个受群众欢迎的做法尽快惠及更多的受灾村民,该市政府打算近期组织其他受灾乡镇的村民去参观、学习。

    “重建家园建的是老百姓自己的家园,归根到底是要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等、靠、要不是长久之计,灾区群众主动自救才是走出灾难,创造新生活的唯一出路。”谭向红说。

四川对地震造成的“三孤”人员进行妥善安置

    新华社成都6月9日电(记者黄堃、余晓洁)在9日的四川省政府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民政厅官员表示,汶川地震目前造成四川新增孤儿、孤老、孤残等“三孤”人员4335人,目前他们已经得到妥善临时安置,进一步安置工作正在稳步进行中。

    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克福说,截至6月8日,汶川地震造成四川新增“三孤”人员4335人(由于“三孤”人员身份确认需要一个过程,目前的数字包括暂时查找不到家人和亲属的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其中孤老1807人,孤儿1019人,孤残1509人。

    陈克福说,目前这些人员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妥善临时安置,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当地民政部门将他们就近安置到所属的社会福利机构,二是由亲属代养。对于暂时查找不到家人的老人、儿童和残疾人,有关部门正积极帮助他们寻找家人。

    针对“三孤”人员的进一步安置工作,民政部与四川省政府等多方共同研究,出台了《四川省汶川大地震“三孤”人员救助安置的意见》,确定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就近为主、异地为辅”的安置总原则。

    对于孤儿,将采取亲属监护、家庭收养、家庭寄养、类家庭养育、集中供养、学校寄宿、社会助养等七种方式安置。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在成都建立四川省孤儿职业技术学校,集中接收安置一些大龄孤儿,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另外,相关部门还将加快灾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在受灾严重的市、州兴建儿童福利院。

    对于孤老和孤残,将采取机构照料、居家照料、亲属照料、社会照料等四种方式安置。由于相当多的孤老和孤残人员故土难移,有关部门正在计划就地重建和新建一批乡镇敬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

四川雅安市抗震救灾恢复重建进展良好

    新华社成都6月9日电(记者黄堃、余晓洁)在9日的四川省政府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上,雅安市副市长谭向红介绍了该市恢复重建的进展情况,目前灾区群众安置和过渡房建设工作正在全力推进,工农业、基础设施、旅游等方面恢复进展良好。

    谭向红说,雅安是四川六大重灾区之一,受灾人口89.93万,占全市总人口58.6%。目前,受灾群众已得到妥善安置,实现了卫生防疫全覆盖,全市无食品、饮用水安全事故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截至6月8日,全市已确定过渡安置房安置点136处,已安装过渡安置房756套,由湖北省援助雅安的4万套活动板房正在全面建设中。雅安市政府还根据灾区实际,鼓励受灾农村居民自建过渡房、修建永久住房、投亲靠友、租赁房屋等。

    雅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出台了《雅安市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在工业方面,雅安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已恢复生产324家,占总数的87.1%。

    在农业方面,全市大春作物播种面积已完成100.1%,茶叶加工能力恢复到震前的98%,林业补植补造已完成3300亩。

    在基础设施方面,雅安境内2条国道和4条省道已全线畅通,全市因地震灾害损坏的39条数据传输光缆已全部恢复,电力设施修复率达98%,因灾受损的161个金融网点、120个邮政网点全面恢复正常营业。

    在学校方面,雅安全市607所学校已复课136所。

    在旅游方面,除喇叭河、东拉山两个景区因道路不畅外,其余景区和宾馆已恢复正常接待,目前已接待游客2800多人次。

    谭向红表示,有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对口支援省份的强力支持,有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决心和信心,雅安一定能够重建美好的家园。

 
 
 相关链接
· 四川绵阳市63.08%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恢复生产
· 四川把抗震救灾一线作为考验考验培养干部主战场
· 保监会:保险业向四川汶川地震支付赔款2.81亿元
· 辽宁提前完成2287套援助四川灾区安置房建设任务
· 抗震救灾·关注灾区考生:四川灾区考生紧张备考
· 四川地震灾区贫困学生到达北京接受免费职业教育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