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6月10日电(记者冯昌勇)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负责人10日说,因原有的大熊猫房舍在地震中受损严重,出于安全考虑,卧龙正在保护区内重新选址,新建一个大熊猫园。
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1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卧龙地势较高而湿润,十分适宜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和桦桔竹的生长,新建的大熊猫房舍区即大熊猫园仍将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圈养的大熊猫不会迁移出卧龙。”
李德生说:“卧龙中心大熊猫的房舍在地震中严重受损,32套大熊猫圈舍中有14套全部损毁,其余的也遭不同程度的损坏。经专家组评估,大熊猫房舍区原来所在地核桃坪地势较狭窄,兼之两边的山在地震中出现了滑坡,在余震中还有可能出现次生灾害,目前已不适合就地重建。为更好地保护大熊猫,专家组建议在保护区内重新选址新建大熊猫房舍。”
据介绍,大熊猫园重新选址的标准一是考虑安全问题,二是考虑气候问题,卧龙地区的气候不成问题,新的选址将关注生态承受力问题,主要涉及到水源、环境、竹子等各方面。目前,专家组正在做整个卧龙的重建规划,大熊猫园选址是其中的重点。
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汶川县西南部,距此次大地震的震中映秀镇仅10多公里。保护区建于1963年,以“大熊猫之乡”“野生动植物乐园”而闻名于世。是我国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区内拥有野生大熊猫150多只。保护区内有包括珙桐、伯乐树、雪莲花等珍贵植物在内的3000多种植物,野生动物2000多种,具有较完整的高山生态系统。
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地震前,这里有圈养大熊猫63只。目前,除8只已经运到北京,6只转运到雅安安置及1只失踪外,尚有48只圈养大熊猫生活在这里,都安然无恙。
目前世界上野生大熊猫仅有1590只左右,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省周围的群山峻岭之中,已成为世界著名的珍稀濒危物种之一,被称为活化石。到2007年底,我国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239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