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地震灾区各项重建工作陆续开展 保质保量稳价格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江国成)随着地震灾区各项重建工作陆续开展,灾区对钢材、水泥、玻璃、木材、砖瓦砂石等建筑材料的需求持续增加,及时保质保量满足灾区需求,确保价格平稳,是各地有关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灾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灾区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较大,短期内部分物资可能会供不应求。因此,灾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灾后重建所需物资供求情况的分析,积极协调从外省调入资源,保证本地区市场供应。非受灾省份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支援灾区建设,配合灾区有关部门,及时协调处理本地区生产、运输和市场供应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各地区物价部门要加强调控,把销往灾区的钢材出厂价格稳定在灾前水平。对灾区重建所需水泥、玻璃、木材、砖瓦砂石等区域性较强的物资出厂、销售价格以及钢材销售价格,灾区及周边省份价格主管部门要依法及时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通过限定差价率或利润率、规定限价等方式,稳定价格。

    当前,各有关生产企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履行社会责任,保质保量完成有关生产任务。目前,许多企业作出稳定抗震救灾物资价格的承诺。上海宝钢集团承诺宝钢用于抗震救灾的彩涂钢板等产品价格一律维持5月11日以前的水平,保证不涨价。

    与此同时,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大市场价格巡查力度,坚决打击趁灾后重建之机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以及不执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变相涨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价格违法行为。对那些性质恶劣,涉嫌借机发“国难财”的价格违法行为,要依法从速从严从重查处,典型案件要予以公开曝光。

    目前,全国半数以上的省份已对抗震救灾急需物资采取临时干预或强化监管措施。各地政府要再接再厉,切实履行职责,相关企业也要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创造一个稳定的、让人民群众放心的价格秩序和环境,确保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

 
 
 相关链接
· 抗震救灾:四川灾区人畜共患病紧急免疫基本完成
· 汶川县对5万群众紧急避险安置防范地震次生灾害
· 审计署公告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审计情况
· 商务部将采取积极措施支持四川灾区外贸恢复重建
· 商务部采取措施解决四川地震灾区樱桃蔬菜销售难
·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首都卫生系统报告会举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