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北京奥运火炬在重庆传递 新华社发
新华社重庆6月15日电(记者刘卫宏、张桂林)15日上午8点10分,北京奥运圣火在重庆市万州区开始传递。
万州下着中雨,但在起跑点万州中学体育场,仍然聚集着上千名学生和市民,人们整齐地呼喊着“奥运,加油!”8点整,起跑仪式开始后,全场人员为汶川地震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
随后,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从火种灯中点燃火炬,交给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从吴政隆手中接过火炬后,第一棒火炬手孔令辉高擎火炬,向现场观众示意,然后从体育场缓缓跑出,开始了北京奥运圣火在重庆万州的传递活动。
万州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城市,移民搬迁26.3万人。北京奥运圣火在万州的传递全程为29.4公里,共有208名火炬手。
三峡移民“运动生活”迎奥运
新华社重庆6月15日电(记者王晓磊 刘卫宏)长江滨江路上建起了健身长廊,有各式各样的健身设施,每天数千人到这里锻炼;圣火传递起点的万州中学有标准体育场,就连沿途几个小学的体育场也是塑胶跑道;在万州大桥附近的居民住宅区内,也安装着各种健身器材……
北京奥运圣火15日在重庆万州传递。在这个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新城,以前靠上班走路来锻炼的三峡移民,现在家门口就有了许多健身场所,每天都可以方便地进行健身锻炼。
冒雨观看奥运圣火传递的夏钦成说:“现在健身很方便,我每天要坚持锻炼一两个小时。我们全民健身、天天健身,就是体育运动的参与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者。”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是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核心价值。三峡库区的百万移民,在移民搬迁的过程中,不但改善了居住条件与环境,而且正在改变“无健身观念、无健身场所”的生活方式,他们以“常态”的运动生活迎接北京奥运会,诠释奥林匹克的“普世价值”:全民参与,人人健身。
包括万州在内,三峡库区所有移民迁建县城都建设了体育场馆和休闲健身广场。万州区体育局局长冉陌林说:“我们的市民休闲健身广场有一大批,仅江边健身长廊的面积就接近6000平方米,去年在这里锻炼的市民大约有200万人次。”
依托长江和嘉陵江,重庆修建了“两江四岸健身长廊”,除一般健身器材外,还修建了篮球场、网球场、沙滩排球场、攀岩场和游泳池等大型设施。此外,重庆去年启动“全民健身登山步道工程”,修建了10条登山步道,吸引了近200万人次参与锻炼,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农村新建了农村体育场地60多万平方米,可以让300万农民进行日常健身。
在万州参加奥运圣火传递的火炬手,许多都是普通“上班族”,也是全民健身的参与者。“我现在喜欢长跑健身,身体好得很,火炬传递跑这段距离根本不算啥。”三峡中心医院的女护士罗杨说。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的“和谐之旅”,不仅是三峡移民“运动生活”的见证,也将成为三峡库区建设和谐社会的推动器。观看圣火传递的万州百安坝街道居民谭起斌说:“北京举办奥运会,还有这次圣火传递,肯定会推动我们全民健身的普及。通过全民健身提高民族综合素质,中华民族将更加强大,不仅是举办奥运会,还能创造更多奇迹。”
万州: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新城
新华社重庆6月15日电(记者张桂林、刘卫宏)北京奥运圣火于15日在重庆万州传递。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三峡移民重镇、长江十大港口之一。
万州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城市,移民搬迁26.3万人,占整个三峡库区的五分之一。万州也是重庆第二大城市,是人口最多的区县,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总人口171.7万。
万州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自西周以来,一直为州、郡、县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设万县地区,辖九县一市。重庆直辖后撤销万县市,设立万州区。万州文化积淀深厚,巴楚文化、外来文化、三峡文化交汇于此,李白、黄庭坚等众多骚人墨客在万州竞显风流,遗迹尚存。一代诗人何其芳、杨吉甫,作家方敬、张永枚,美学家蒋孔阳出自万州。
万州开放较早,交通便利,历来是商贾云集之镇,基本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三峡库区蓄水后,万吨级船队可直抵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