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6月18日电(记者夏晨、曹健)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珮云17日在此间强调,要重视对公众普及防灾避险知识,各级学校应该把对青少年进行安全知识和行为规范教育作为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彭珮云在17日举行的宁夏红十字会第五次全区会员代表大会上说,实践证明,在重大自然灾害中,群众具有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对于减免伤亡有重要的作用。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在汶川大地震灾害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是因为学校校长不仅对校舍注意修缮加固,而且从2005年起连续3年组织师生进行抗震避险的演练,所以在这次地震中,师生能有条不紊地疏散到安全地带。
彭珮云说,世界上一些多灾国家十分注意加强全民防灾和应急教育。如日本由于地震灾害频发,国民形成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学校专门开课传授灾害来临时如何自救。新西兰也是地震多发国,该国防震救灾意识深入人心,所有公民人手一套防御灾害的手册,学校不定期举行防震演习。希腊每个学校、单位都制定地震时人员疏散的路线和预案。
“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是红十字会的一项传统的业务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还不够广泛深入。” 彭珮云说,“各地红十字会要认真查找差距,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