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姚润丰)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19日表示,目前我国正在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严格控制用玉米、油料等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坚持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农村废弃物发展生物质能源。
危朝安是在此间举行的“2008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源国际研讨会暨东盟加中日韩生物质能源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
由农业部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举办的这次论坛重点针对沼气技术发展、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前景、成型燃料开发、生物液体燃料政策、甲烷市场化、清洁发展机制、投融资机制、生物质能资源潜力分析和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中国特色的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受到东盟国家广泛赞誉,同时得到了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与会各国的认同。
危朝安说,我国一直把以发展沼气为重点的生物质能作为为农民办的实事,近几年又上升为发展循环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投资力度逐年加大,从2001年到2008年,国家共投资121.98亿元用于农村生物质能技术推广,发布了以生物质能合理利用为重点的“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白金明介绍,截至2007年底,全国户用沼气已发展到2650万户,适宜农户普及率达18.9%,比2000年的848万户增加了1775万户,增加了2.09倍,建成养殖场沼气工程2.66万处。与此同时,全国已经建立健全了从中央到省、地、县、乡的推广体系,培养了一支20.39万人的农民技术员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在《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畜牧法》等5部法律中,都对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源做出明确规定,组织制订并已发布了64项国家和农业行业标准。目前,全国已经有河北、甘肃、安徽、广西、湖南、山东和黑龙江等7个省出台了省级管理条例,这些法规都明确规定要进一步依法做好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危朝安表示,我国将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工作方针,切实整合资源,拓宽工作领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大力推进以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为重点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