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6月20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21日8时0分“夏至”,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是太阳在一年中所能达到北半球最高的纬度,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且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过了这天,太阳的直射位置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也就逐渐变短了。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那么,这一天我国不同地区白昼到底有多长呢?据江苏省天文学会天文专家严家荣介绍,21日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也是白昼时间超过黑夜时间最多的一天,但各地的昼长时间从南到北呈递增趋势。这是地球自转轴倾斜造成的昼长夜短效应越接近两级越明显的缘故。
昼长夜短这种变化,纬度越高的地区越明显。为此,严家荣选取了10个有代表性的地点,根据这些地方在夏至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计算出了白昼的长度(日落时间减日出时间):中国的最北端的漠河是我国昼长最长之地,昼长16小时56分;我国领土最南边界曾母暗沙是我国昼长最短之地,昼长12小时16分。南北差距达4个小时40分钟。
另外一些有代表性的城市为:哈尔滨市昼长15小时43分;北京昼长15小时1分;济南昼长14小时40分;上海昼长14小时11分;杭州昼长14小时7分;福州昼长13小时46分;广州昼长13小时34分;香港昼长13小时30分。
天文学家解释夏至“立竿无影”现象
新华社南京6月20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21日8时0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是太阳在一年中所能达到北半球最高的纬度。此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最长,黑夜最短。 江苏省天文学会专家严家荣介绍说,夏至这天正午,在北回归线上的地区将会出现“立竿无影”的有趣现象。
严家荣介绍,夏至在正午时分看自己的影子,会见到一年当中最短的影子。而在我国南方的部分省区如广东、广西、云南等北回归线上的地区,因为太阳垂直照射,立起来的竿子就可能没有影子。那么这种“立竿无影”的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呢?
严家荣介绍说,在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北回归线地区就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现象。我国大陆目前有5个北回归线标志点,分布在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
在我国大陆的北回归线标志点都设有“窥阳孔”,公众可以验证夏至中午阳光是否垂直射向地面,是否“立竿无影”。严家荣介绍,21日中午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标志“窥阳孔”和“立竿无影”的时间分别是:广东汕头北回归线标志是12时15分,从化北回归线标志是12时27分,封开北回归线标志是12时36分 ,广西桂平北回归线标志是12时41分,云南墨江北回归线标志是13时15分。
当地感兴趣的公众可选择在各自的时间点上,在阳光下手拿一个垂直的物品,就会发现地面上的人或物在阳光下的影子会落到这个人或物自身的垂直下方,这便是“立竿无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