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杜宇、谭浩)记者20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出通知,要求做好为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提供人才支持的各项工作。
通知要求,各级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组织教育、卫生、科技、农业、文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赴灾区对口服务;分期分批选派专家到灾区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帮助解决恢复重建中亟待克服的工程和技术难题;采取多种方式,为灾区培训一批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帮助灾区建设统一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场所、人事考试设施、技工学校等人才服务平台。
通知指出,要及时为灾区补充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于担任科以上领导职务的人员,根据公务员调任规定,可以进行调任。有关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为灾区单独组织考试。根据事业单位聘用制和公开招聘等有关规定,妥善做好灾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补充工作。在人员符合岗位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的情况下,公开招聘可以不进行笔试,采用面试和考察的方式进行。对灾区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可以采用直接考察的方式进行。录用时,对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可以予以政策倾斜。
通知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高级专家选拔培养工作中,同等条件下,对承担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专家予以倾斜。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建站、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留学人员项目资助等方面,对灾区予以政策支持。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申报职称。因为抗震救灾影响职称考试和评审的,要从灾区实际情况出发,及时调整时间,并为考生提供良好服务,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每年为地震灾区举办一批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以及其他重点继续教育项目中,增加灾区人员的名额。
通知指出,要加强灾区人才流动服务工作,畅通灾后恢复重建人才服务渠道,为各类志愿者服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切实发挥“三支一扶”大学生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作用,计划实施中,在人员数量、补助标准等方面向灾区予以倾斜,重点向灾区选派一批急需专业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