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奥运圣火在太原传递 完成唯一使用火车传递一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2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太原6月26日电(记者刘云伶 叶健 陈忠华)在万余名太钢人震耳的欢呼声和回味的注视中,奥运圣火在太钢厂区广场完成了26日在太原的传递。

    至此,这个全球不锈钢产能最大的生产企业——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钢),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全球接力唯一进入传递的企业,是唯一使用火车传递的一段,也是唯一举办终点庆典仪式的企业。

    “快速、绿色、和谐”发展的太钢,2007年营业收入首次超千亿元大关,力压诸多大型煤炭集团,成为山西首个“千亿元”企业,同时也成为古城太原一张靓丽的现代化“名片”。

    太钢的前身是西北炼钢厂,始建于1934年,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目前形成了年产千万吨钢的能力,其中不锈钢300万吨,是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的不锈钢企业。

    由于地处内陆省会城市,太钢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为此太钢提出并实践了“绿色发展”战略:加快工艺装备绿色化、制造过程绿色化、产品应用绿色化,建设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示范工厂,使“绿色发展”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和企业竞争力。

    “现在,太钢的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达到吨铁40千瓦时,不仅满足了高炉自身用电,还能向外供电;每年节约的新水,相当于一个30万人口城市一年的用水量,”太钢董事长李晓波深有感触地说,“绿色发展”让昔日“烟熏火烤”的污染大户形象,正被初成的“绿色工厂”所替代。

    6月26日,奥运火炬手丹尼尔·泰勒斯(左)与王斌红在传递过程中交接。当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山西太原传递。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太钢与北京奥运还颇有渊源。来自太钢的火炬手胡玉亭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北京地铁4号线、青岛奥帆赛场、国家奥林匹克公园(B区)国际会议中心暖通工程等一批奥运标志性项目中,都有“太钢制造”。

    以科研成果填补钢铁产业多项空白的太钢技术中心主任王立新,此番又创造了北京奥运会全球传递“火车上传递火炬”的唯一。手擎“祥云”在火车上行进的600米,是他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一段路程。

    “之所以选择火车传递,是因为太钢人与火车有不解之缘。”王立新告诉记者,如今奔驰在祖国大地上的火车车轴专用钢,九成是用太钢钢材制造的。

    “祥云”传梦想,圣火燃信心。

    太钢最年轻的劳模孙金波,带着幸福的眼泪传完了自己的一棒。从炉前工、班组长、工长到原料作业区主管,他以扎实高效的工作赢得了诸多成绩与荣耀,但他告诉自己,要像传递火炬一样传递精神与梦想,让熊熊燃烧的火炬点燃自己和所有太钢职工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不锈钢企业的信心。

太原:兼具悠久历史与现代气息的“新古城”

    新华社太原6月26日电(记者刘云伶 滕军伟)26日上午,“祥云”火炬在历史悠久又饱含现代气息的古城太原传递。从三晋之源到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基地,短短4个小时的火炬传递,将浓缩这座城市2500多年的历史。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太原又名并州、龙城,历史上曾是七朝古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三晋大地的母亲河——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滋养了这座城市。春秋末期,晋定公在汾河之畔建起了显赫于世的晋阳古城,后来成为三晋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难老泉》,令很多人对晋祠心向往之。太原形胜在晋祠。晋祠是祭祀西周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唐、宋古建园林、雕刻艺术的典范。晋祠圣母殿内的宋塑群像开创了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是中国雕塑史上艺术高超的罕见精品,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郁郁苍苍的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

    唐尧故地、战国名城、九边重镇、晋商故里……怀拥灿烂文明的太原,有6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原的龙山石窟是我国最大的道教石窟;始建于北齐、毁于元末明初的蒙山大佛,堪与巴米扬和乐山大佛相媲美。“凌霄双塔”位于太原市东南郊,塔高54.7米,登顶远眺可一览太原美景,已成为太原的标志。

    6月26日,当地群众为奥运圣火传递活动加油。当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山西太原传递。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厚重的历史没有阻挡太原前进的脚步。新时期的太原定位于“承东启西的区域中心城市、山水园林宜居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夏历史文化名城”。按照“改造旧城、建设新城、开发古城”“三城”联动的建设思路,树立“大太原”理念,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强省会城市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小轮车世界锦标赛等国际活动纷纷落户太原,千年古城正敞开胸怀融入世界。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代太原,承担起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化“领头羊”的重任。近年来,以不锈钢生产基地、新型装备制造工业基地和镁铝合金加工制造基地“三大基地”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发展态势喜人。2008年3月,“中国(太原)镁及镁合金产业高端论坛”在太原举行,太原向建设世界“镁都”迈出了一步。

    全世界产能最大的不锈钢基地——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是而今太原耀眼的新名片。太钢的前身是西北炼钢厂,始建于1934年,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目前形成了年产千万吨钢的能力,其中不锈钢300万吨,是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的不锈钢企业。太钢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北京地铁四号线、青岛奥帆赛场等一大批奥运标志性项目。

“祥云”火炬结束龙城太原之旅

    新华社山西太原6月26日电(记者叶健 滕军伟)26日11时08分,随着“祥云”火炬山西太原站传递的最后一棒火炬手、昔阳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在太原钢铁集团点燃圣火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在太原的传递就此结束。

    从早上8点起,14000余名太钢员工就等候在火炬传递道路两侧,手执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翘首以盼。当火炬进入太钢,现场一片欢腾。10时左右,奥运圣火开始在“十里钢城”进行传递,并登上火车,最终到达太原站结束仪式主会场。

    太钢是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最先进的不锈钢企业。作为太原市火炬传递的终点站,太钢创造了多项第一:“祥云”火炬全球传递唯一进入企业、唯一经由火车传递、唯一在企业举办终点点火和庆典仪式。

    太钢第二炼钢厂新区二号门前广场,现代化的工厂和高悬的气球交相辉映,一派喜庆热烈的场面。当郭凤莲到达终点时,人群中“奥运加油”、“中国加油”的口号声不绝于耳,威风锣鼓响声震天。

    太原市市长张兵生在结束仪式上说:“奥运圣火将友谊与和平的信息传遍并州大地,将团结与奉献精神撒在大家心中。340万太原人民有幸近距离接触奥运圣火,分享北京奥运带来的欢乐和激情,这是一次圆梦之旅。”

    在26日的火炬传递中,火炬手们从晋祠公园出发,沿着古唐路、迎宾路、新晋祠路、滨河东路、胜利街、大同路传递后,到达太钢厂区,全程35公里。一路上,前来观看圣火传递的太原市民热情高涨,欢呼声不绝,彩旗一路飘扬。

    26日下午,圣火将转场“煤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市。27日,奥运火炬将在大同进行山西境内的最后一站传递。

两千年古城沐“祥云” “不锈钢巨人”擎圣火
——奥运圣火山西太原站传递综述

    新华社太原6月26日电(记者刘云伶)从浸润两千年灵脉的晋祠,到缔造世界不锈钢传奇的太钢,在26日的山西省会太原,奥运圣火以完美姿态完成了穿越古今的“龙城”传递之旅。

    26日清晨6时许,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陆续涌向火炬传递途经之地,无论老幼、男女,无不神采奕奕,如炬目光投向“祥云”;马路边、汽车上、人们的额头和脸庞上,无处不见国旗、五环旗,似火激情燃遍龙城。

    建城2500多载的太原,别称并州,也称“龙城”。太原市丰富的文化积淀为人瞩目:“晋祠”园林,堪称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双塔”是我国双塔建筑的杰出代表;龙山石窟是我国最大的道教石窟。而今的龙城,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的不锈钢企业——太原钢铁公司赫然屹立,向世界展示这座古城夺目的新“名片”。

    两千年古城沐“祥云”,“不锈钢巨人”擎圣火。全长39公里的火炬传递路程,彰显了太原兼具文化积淀与现代气息的独特魅力。短短4小时的传递,浓缩了龙城太原光辉的2500年历史。

    由古韵盎然的晋祠公园前广场开始,在参天古木与祠庙殿宇的辉映下,“祥云”开始探寻并州古文化进步之旅。与圣火一同开启神圣“旅程”的,是山西籍著名歌唱演员谭晶。“我以赤诚的心认真感受手中真实而神圣的火炬,去感知我脚下这片熟悉而神奇的土地,也希望通过自己短暂的传递,将奥运精神、龙城魅力传向五湖四海。”跑完属于自己的60米路程后,谭晶仍沉浸其中,激动不已。

    火炬相传,激情遍燃。圣火途经的古唐路、迎宾路、新晋祠路、宾河东路上,挥舞着国旗和五环旗的民众数不胜数,“中国加油”、“奥运加油”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高考结束后返回忻州老家的于舟,得知汽车不通,立刻搭乘火车连夜返回太原,所为便是亲睹圣火传递。从苏州赶来的杨茂周与陈永波,边在路边呐喊,边低价出售国旗、五环旗和爱国T恤,目的是“一路追随奥运火炬,宣传奥运精神,直到‘祥云’入京”。山西财经大学学生任萍萍25日晚就与同学来到晋祠附近,在路边小旅馆里熬等天明后,就以全副奥运行头武装了自己,守在路边等圣火。

    10时40分,乘车由滨河东路转场的圣火点燃了十里钢城,开始在太钢集团厂区传递。期间,一段“火车传递火炬”格外引人注目:以科研成果填补钢铁产业多项空白的太钢技术中心主任王立新,手举“祥云”在火车上行进600米,此番又创造了北京奥运会全球接力“火车上传递火炬”的唯一。

    11时08分,太原站最后一棒火炬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大寨“铁姑娘”郭凤莲高举“祥云”,缓缓跑入太钢厂区广场,点燃了圣火盆。“这是我最潇洒、最幸福的一分钟!”这位年过六旬的传奇女强人,如此定义自己亲历的火炬传递。

 
 
 相关链接
·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山西平遥站传递工作准备就绪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