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7月1日奥运圣火传递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0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银川7月1日电(记者 黄会清)7月1日,奥运圣火传递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这座汇聚“西夏古都”、“塞上江南”、“回族风情”三大特色的古城将借助奥运火炬向世人揭开神秘的面纱。

    历史上以西北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西夏王朝,被称为“神秘王国”,其都城兴庆府就是今日的银川市。银川市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东方金字塔”之誉的西夏王陵仍旧矗立在银川西郊,见证着塞上古城的发展变迁。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回族风情早已渗透在银川市的角角落落。南关清真大寺、纳家户清真寺都是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此外,银川市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共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26个民族。

    “天下黄河富宁夏”流传已久,借助黄河水利,银川虽处西北干旱地区,却别具江南稻香鱼肥之景。故有“塞上江南”美誉。

    然而,今日银川又亮出了自己独特的城市名片:“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

    近几年间,银川连续摘取国家卫生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桂冠。打造出“天蓝、地绿、水清、人宜居”的城市新画卷。

    当2008年银川平原入选中国十大新天府之时,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当地的生活图景,但每一个了解她的人都会深感实至名归。解放前,全银川市仅有中山公园一处绿地,自2000年至今,银川市投入10多亿元用于城市植绿,绿地面积以每年500多公顷的速度递增。过去园林建设经费一年不到50万元,现在一年近3亿元。

    银川市巧借当地湖泊湿地资源,辅以极具想像力的人工雕琢,开通了全长130多公里的艾依河,拓展美化了阅海、鸣翠湖、宝湖等湖泊湿地,3处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其中,银川在水韵灵动中楚楚动人。

    以宜居促创业,银川市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政策到服务贯穿着“放开”和“效率”这条主线。一个现代化的区域中心城市正在西北崛起!

    银川市市长王儒贵说:“打造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又好又快发展的辩证统一,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是构建两个最适宜的着力点,让银川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

马莉:苦难中成长起来的田坛小“超女”

    新华社银川7月1日电(记者 武勇)“作为银川市年龄最小的火炬手,奥运精神将伴我成长,我将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银川市第十五中学学生、16岁的回族少女马莉在传递完火炬后激动地说。

    马莉年幼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体弱多病的母亲带着她和姐姐一起生活。当时,给父亲看病欠下许多债,母亲一个人辛辛苦苦挣钱支撑一个家。后来母亲又因企业效益不好,提前回了家,给人带小孩挣钱。10多岁的姐姐为了带小马莉只能辍学。

    年幼的马莉很懂事,从小酷爱运动的她参加了足球队,上初中后用业余时间,苦练短跑和跨栏。“与同学相比,他们学习时我在练习跨栏,为了不拉后腿,我只能晚上加班学习。与学校业余体育班的同学相比,他们休息时,我得多跑几圈,以免将来落后。”马莉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莉很快成为田坛小“超女”,先后获得宁夏青年运动会100米跑冠军,多次包揽学校运动会100米、200米跑、跨栏、三级跳远四项桂冠,创造了银川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跨栏、三级跳远纪录。

    马莉告诉记者,当上火炬手是她人生的一个高峰,今后她将以此为起点,更加努力学习,争取以双优的资格考上高中。这样可以获得减免学费的资格,为家庭减轻一些负担。

“祥云”点亮银川 圣火传递结束宁夏之旅

    新华社银川7月1日电(记者 黄会清)1日,祥云飘向西夏古都银川市。但映入世人眼帘的却是古城新姿:充满伊斯兰风情的广场建筑、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八车道马路、充满绿树碧水的湖城风光。

    上午8时,传递仪式在银川市新月广场举行。现场四周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和挥舞彩旗的回族少女,让回族自治区首府的回族风情将奥运圣火的热焰加高了温度。

    第一棒火炬手祁春霞,迈出轻盈的步伐,在长长的红地毯上起跑。浓到化不开的彩旗、气球和狂热呐喊的人群使得地毯跑道成为传递激情的梦想舞台。

    曾代表中国参加汉城奥运会的射击名将祁春霞,跑出红地毯,传递给下一棒火炬手杨静。火炬在银川市北京路上前行,这是一条长达50里的八车道城市动脉,将原本“割据”的银川3个市区连接起来,为实现西部大开发以来银川城市面积增长近2倍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银川市2010年的城市规划提前6年得以完成。

    火炬传递的不断深入,银川市的水韵绿城风光开始跃入人们的视野,让没来过银川的人们难以相信在西北塞上会有这样一处“世外桃源”。

    自2000年至今,银川市投入10多亿元用于城市植绿,绿地面积以每年500多公顷的速度递增。过去园林建设经费一年不到50万元,现在一年近3亿元。

    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辉映下,银川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中闪亮登场。

    短短数年间,银川市连续摘取国家卫生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桂冠,打造出天蓝、地绿、水清、人宜居的城市新画卷。

    奥运火炬手张贤亮曾说到:“如果要在中国找一个反映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城市,银川深具标本意义!”

    最后一棒火炬手是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这位历经20多年,带领宁夏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干部职工完成治沙造林32万亩,控制流沙36万亩的环保楷模,用激动得有些颤抖的手点燃了圣火盆。

    王有德说:“奥林匹克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作为老林业工作者,我将积极发扬奥运精神,让治沙造林的速度更快、质量更高、势头更强,以实际行动支持绿色奥运。在奥运圣火的辉映下,进一步激发了我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

    奥运圣火在银川传递结束后,圣火传递宁夏境内的活动全部结束,下站将前往陕西境内传递。

我们和祖国心连心
--300多名灾区师生银川观看圣火传递侧记

    新华社银川7月1日奥运专电(记者 武勇、朱俊清)7月1日,新华社记者在奥运火炬传递银川站起跑仪式上看到一幅感人画面:一群衣服上印有“青川加油”字样的学生,一边不断高呼中国加油、奥运加油,一边挥舞着国旗与奥运五环旗。

    这群孩子是来自地震重灾区四川青川县青川中学的学生,他们与四川绵竹中学的学生加起来一共300多人,现在全部在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和宁夏育才学校复课就读。1日早晨他们在现场观看圣火在银川传递活动。“我们和祖国心连心。”这是他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的共同心声。

    “重回课堂,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愿望,能参加圣火传递则是我们原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虽然远离亲人,但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宁夏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今后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四川青川中学高一(2)班的冀恒志对记者说。

    冀恒志家住青川县曲河乡双龙村,生于1992年8月。一场大地震把家和学校全毁了。当班主任通知他要到千里之外的银川上学时,他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经过20多天的学习,他已经逐步适应了银川的生活。

    冀恒志说,虽然很担心家中的父母和弟弟,但是想到有那么多好心人帮助,尤其是这次参加圣火传递,更让他感受到了与全国人民离得这么近,真得像一家人。

    四川青川中学学生李馥君是家里的独生女。她激动地说,自己与宁夏人民有缘,因为她就是一个回族女孩。虽然跟着母亲姓,但是父亲马榆平是地道的回族。来到宁夏就像回到了家乡,深深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今天能参加圣火传递活动,倍感骄傲与荣耀。

    青川中学语文教师邱正权在圣火传递起跑仪式上指挥孩子们挥舞国旗,他说,20天前,他和学生们一起来到宁夏银川市。今天,他又与同学们一起参加圣火传递,体会到了全国人民是一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情。相信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青川会更好,青川中学会更好。

    记者了解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在10天前看望这些灾区的学生时,听说孩子们想观看奥运圣火,就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要求相关单位安排所有来宁夏复课的四川灾区学生参加在银川的奥运圣火传递活动,并把最好的观看位置留给灾区孩子。为此,组委会把灾区学生分为三批,在起跑仪式、中途以及结束庆典仪式现场选择最好的观看位置,希望圣火传递能给灾区的孩子带来更多快乐。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吴浩说:“全国人民心连心,为了给灾区来的孩子带来家的感觉,我们给这些孩子每人每月发300元饭卡、100元零花钱。此次又让孩子们参加圣火传递活动,相信他们能在远离亲人的银川度过难忘而愉快的一年。”

柳萍:山沟里走出的秦腔名旦

    新华社银川7月1日奥运专电(记者 刘晓莉)接过火炬后,银川市秦腔剧团团长柳萍步履轻盈地跑完了全程。这位从山沟里走出来的中国秦腔名旦,认为奥运火炬“传递的是一种力量”;而她自己也将以这种力量为动力,为传统戏曲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为宁夏文艺界的优秀代表,宁夏唯一一位“梅花奖”的得主,柳萍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1967年9月,柳萍出生在宁夏隆德县,这是一个位于中国西部的国家级贫困县。

    1978年,11岁的柳萍考入宁夏固原地区戏剧训练班,专攻秦腔小旦,兼工花旦和刀马旦。虽然在同学中不是很出色,但柳萍很用功。毕业后,她去西安拜师学艺继续深造。

    在那里,柳萍勤学苦练了一部折子戏《打神告庙》。柳萍认为,这是奠定她艺术生涯基础的一部戏,其中几乎包含了秦腔中唱念做打的所有技巧。练习了一年后,柳萍凭借《打神告庙》获得了宁夏首届中青年戏曲演员大奖赛的一等奖,那时候柳萍才18岁。

    这个意外的收获让她自信了许多,从此,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秦腔事业中,不断迎来人生的春天。

    1991年,柳萍调入银川市秦腔剧团。她先后担纲主演了优秀传统及新编历史剧《玉堂春》中的苏三、《火焰驹》中的芸香、《御河桥》中的公主、《棒打薄情郎》中的金玉奴、《狸猫换太子》中的刘妃、《穆桂英休夫》及《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武松杀嫂》中的潘金莲、《长亭别》中的林娘子、《庵堂认母》中的王志贞、《斩秦英》中的银屏公主等角色,她塑造的舞台形象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表演水平,她先后拜京剧名家李蓉芳、秦腔名家李兴、李小六、肖玉玲、王馥生为师,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表演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002年,柳萍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实现了宁夏“梅花奖”“零”的突破。

“七一”特写:圣火情 赤子心

    新华社银川7月1日奥运专电(新华社记者 刘晓莉)银川沸腾了!“奥运加油”、“中国加油”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今天,是奥运“祥云”火炬到达银川的日子;今天,是中国共产党87岁的生日。

    火炬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银川十大杰出青年赵宏普已有25年党龄,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在火炬传递现场他激动地说:“是党培养了我,我又在党的生日这天传递圣火,更点燃了我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激情。”

    作为一名在商海搏击的共产党员,宁夏大地集团总经理齐宁被选为代表宁夏工商联的火炬手。今年46岁的齐宁有19年的党龄,得知7月1日火炬在银川传递的消息后,他兴奋了好久。在他看来,能够传递火炬本身就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更何况是在这样的一天。

    作为宁夏银川市第十届政协委员的齐宁,时刻关注着交通、城市建设、社会保险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几年来,他先后提交了“银川市小街巷改造”、“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等提案,并逐一得到落实和解决。

    齐宁是当日传递火炬的党员中的一个,虽然宁夏对火炬手的统计没有党员的分类,但从各条战线选拔上来的优秀尖兵中,党员火炬手的比例无疑是很高的,他们优秀的个人素质和对社会的贡献让人们将这样的荣誉给了他们。

    “庆祝党的生日,为中国加油!为圣火骄傲!”这是37岁的火炬手王晓花的心声。她先后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百名优秀母亲”,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而这一切源自于她16年来坚持帮助3名面临失学的回族姐弟求学。

    王晓花说:“此次能有幸参与火炬传递,也算是圆了我的体育梦、冠军梦、奥运梦。愿圣火能将拼搏、坚持不懈等奥运精神传递到四川灾区,愿爱心助人的接力棒能在国民之间传递。”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全国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裘志新用他甘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含义。

    出生在杭州西湖边上的裘志新,1965年高中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支边到宁夏永宁县插队务农,从此开始了他的小麦育种生涯。40多年来,他克服无经验、少资源、缺经费等困难,先后培育了9个春小麦优良品种;特别是他培育的宁春4号春小麦,已经成为我国春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27年累计推广1.1亿亩,已增产小麦55亿公斤,为西北、华北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奥运圣火激情点燃,党旗更鲜艳……

 
 
 相关链接
· 奥运圣火陕西省传递路线将体现中华“寻根之旅”
· "祥云"降临回族之乡 吴忠市人民向奥运圣火致意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