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格尔木7月1日电(赵伟滨 杨寿德)在近日召开的2008中国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上,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共签订了12个科技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引才引智和产学研对接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本次推介会,试验区的企业与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海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科委等多家科研单位签订了科技项目合作协议,签约项目涉及新技术新工艺研发、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环境治理和保护、产学研基地建设、科技规划与咨询等各方面,涵盖了盐湖资源、农牧生物资源利用、科技合作与交流等各领域。
在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成果对接会上,来自青海昆仑镁盐有限公司的代表说:“我们深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分量。”青海昆仑镁盐有限公司依托中科院盐湖所自主开发的关键技术,充分利用青海察尔汗地区丰富的镁资源优势,使我国氢氧化镁阻燃剂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利用高镁锂比盐湖卤水制备碳酸锂的工艺技术取得突破,促进了盐湖锂资源大规模开发格局的形成;攻破了老卤中制取高纯镁砂、氢氧化镁阻燃剂等镁系列产品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特别是利用提钾后的老卤,制取水氯镁石,以及利用水氯镁石制取无水氯化镁的技术,为大规模开发盐湖资源以及生产镁系列产品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通过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积极合作,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在金属、盐湖、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四大支柱产业开发方面实现了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为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