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7月2日电(记者 卫韦华)2日记者从甘肃省建设厅获悉,截至目前,甘肃省地震灾区已经建成交付使用7710套过渡安置房,8月10日之前,灾区6.3万套活动板房将全部到位。
据甘肃省建设厅厅长李慧介绍,已建成交付使用过渡安置房优先安排了学校、医疗机构、整村异地搬迁的村民以及遇难者家属、三孤、五保户。7710套中甘肃陇南市5863套,甘南藏族自治州1594套,天水市253套。
目前,除了甘肃省内未受灾的兰州等市州对受灾县区开展支援外,北京、上海、宁夏、天津等省区市援建组已到达甘肃省灾区,开展过渡安置房建设工作。预计到8月10日左右,活动板房将全部安置完毕,届时受灾群众将住进过渡房。
为了做好房屋重建工作,甘肃省组织29家规划编制单位和6家建筑设计单位对重灾区的202个行政村庄建设规划限期完成了编制工作,为灾区村庄和农宅重建提供规划和图文依据,目前这项工作中的试点村庄规划已基本完成。
在设计上,对学校、医院等场所的抗震设防能力进行了加强,新农宅设计上可防烈度8度的地震。通过对灾区全面开展房屋建筑安全应急性评估的结果来看,严格按照规定设计有抗震设防的城市房屋建筑,基本上达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甘肃省建设部门表示今后将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督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
汶川地震中甘肃受害最为严重的是农村,突出表现为农民住房倒塌严重。据初步统计,农村倒塌房屋29.38万户、139.19万间;严重损坏(需拆除重建的)16.36万户、82.84万间。
甘肃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8月上旬全部安装完毕
新华社兰州7月2日电(记者 赵锋)甘肃省建设厅厅长李慧2日介绍,全省地震灾区6.3万套过渡安置房今年8月10日左右全部安装到位。
6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任务进行了调整,甘肃省活动板房建设指标调整为6.3万套,其中甘肃省自建1.5万套,北京、上海、天津、宁夏、深圳援建4.8万套。
甘肃省过渡安置房任务下达后,援建市区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抓紧向企业落实活动板房生产任务,同时主动与甘肃省沟通联系,组织先遣组赶赴甘肃省地震灾区了解查看具体情况,为过渡安置房建设做前期准备。
为完成甘肃省过渡安置房的自建任务,甘肃省财政紧急安排5000万元前期启动生产费用,中央财政划拨的8200万元过渡安置房建设专项资金也已到位,甘肃省有关部门已组织省内外活动板房生产企业进行了招标,目前企业正在加紧生产。
甘肃省过渡安置房建设从5月28日正式启动,截至6月30日,已建成交付使用过渡安置房7710套,其中陇南完成5863套,甘南完成1594套。目前正在安装的2699套,运输在途的757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