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7月3日电(记者朱华颖)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四川抗震救灾青年代表团在港进行的第六场、也是最后一场与香港青少年的交流活动,3日在香港伊利沙伯中学落幕。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副秘书长叶曾翠卿致辞表示,感谢代表团远道而来,向香港的同学和老师讲述他们过去一个多月在四川地震重灾区的所做所见所闻,交流他们参与救灾工作的心路历程。
叶曾翠卿说,代表团成员在救灾中尽心尽力,不辞劳苦,香港的师生们用“心”去聆听他们的讲述,从中领悟人性的光辉和伟大,同时思考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漫长的灾后重建工作。希望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受灾同胞能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学生能继续学习。
四川抗震救灾青年代表团团长、四川省青联主席周键说,代表团此行的首要目的是感恩,香港同胞心系灾区、情系灾区,给抗震救灾工作很大的支持,在此要真诚地说声“谢谢,谢谢你们”。
周键表示,代表团成员都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他们参与了、经历了、收获了,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与香港青少年交流。在他们的感悟中,核心字眼是“爱国、责任、担当”,这些最能引起香港青少年的共鸣。
在当天的交流活动中,代表团中的5位成员先后上台讲述他们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的经历、感受,还与5位香港同学真情对话,并回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
“他们的讲述让我体会到天灾无情、人间有爱的真谛。”香港伊利沙伯中学学生黄廷风说,听了代表团成员的讲述“感同身受”,“让我明白一定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在面对困难时一定要坚强,在别人有难时要伸出援手”。
代表团成员也被香港青少年的热情、真挚深深打动。“几天来,我们收获的是爱心、坚强和感动,”代表团成员之一、四川大学志愿者服务队的青年志愿者程媛媛说,在来港之前,没有想到这些讲述能够引起香港青少年如此大的共鸣,尽管大家的经历、成长背景不甚相同,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此次交流活动由香港青年联会、百仁基金、香港青年协会、香港青少年发展联会、国际青商香港总会、香港菁英会以及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共同举办,香港童军总会、香港红十字会、香港电台等众多机构协办。
活动还得到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和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与香港青少年交流的同时,代表团成员还参加了庆祝香港回归11周年的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