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陇南灾区延期高考生的心路历程:经历磨炼更坚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7月4日电(记者屠国玺、李曼曼)在离延期举行的高考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甘肃省陇南市一中的1400多名高三的学生,在学校唯一还能使用的实验楼前的空地上合影留念。

    在他们面前一间帐篷教室的黑板上,数学老师讲解函数题目的公式清晰可见。过去一个多月时间里,这1400多名学生就学习和生活在这里。

    高三年级11班的理科生董梅霞就是其中的一位,被延期的高考,给了19岁的她难忘的备考经历。

    地震发生的时候,董梅霞在教学楼的二楼,跟着同班同学从教室里跑出来的时候,楼上外墙面的瓷砖已经掉下来了。

    “我们没有受伤,但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感觉我们的高考完了。”学校的教学楼成了危房,学校也被迫停课。地震后,董梅霞班上的男同学冲进去,把她的课本和复习资料抢了出来。

    地震后,董梅霞乡下家里的房子都成了危房。为了照顾她上学,她父母在市区租了一套房子,但这套租金相对便宜的房屋在地震中也成了危房。董梅霞的一家还有她的两个阿姨、三家人住在市中心正准备建设广场的空地上。临时搭建的帐篷,6米长、5米宽,他们三家人只占用了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空间是另外两家人的临时住处。

    密密麻麻的帐篷,一个挨着一个,旁边许多因为地震而停止了工作和打工的人们在相互聊天,小孩子们的喧闹也不时传进来。在大通铺的空间之外,小板凳和一个高板凳,成为董梅霞的写字台。

    因为这里没有通电,也怕引起火灾不能点蜡烛,每天夜幕降临以后,董梅霞就只能一边拿着手电筒,一边翻书看。她说,三节电池能用上四五个晚上。

    三天后,学校用钢管和彩条布搭建的临时教室让他们重新复课。教学的时间不再和过去一样,因为午后天气太热,所有的课程都是在早上和傍晚进行。到了夜里,课桌拼在一起,又成了许多家在乡下学生的宿舍。

    “那时候,大家心里都很着急。”这位女生说,余震不时发生,大多数学生上课时都很难集中注意力,包括老师讲课时也没有原来挥洒自如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知道还能不能考试了。”

    几天后,甘肃省做出了陇南和甘南地震灾区高考延期举行的消息。董梅霞现在回过头想,确定考试延期后思想就轻松了些,心情是从这个时候慢慢稳定下来的。

    在余震逐渐减少之后,学校还一度将高三学生搬到相对结实的实验楼里上课。但就在搬入实验楼的当天下午,发生了地震后最强的一次余震。

    “没有办法,我们只有重新搬到帐篷里。”进入6月,陇南的天气变得炎热起来,室外的温度30多摄氏度,而在彩条布搭建的帐篷里,温度变得更高。董梅霞说,这还不是最难受的,一旦遇到下雨天,经过半个月风吹日晒的彩条布防水性能也变差了,雨滴都会漏下来。

    “地震给我们复习考试带来了一些影响,但幸亏考试推迟了,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准备。”从那以后,董梅霞每天除了吃饭和晚上睡觉之外,一直待在学校里。因为这里比帐篷里要安静许多。

    离延期举行的高考只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董梅霞说她做模拟题的感觉,已经和地震前差不多。

    在前两天,董梅霞还领到了250元的高考补助。她的父母说,这个平常就很省钱的女孩子,高考期间的各种花费肯定是够了。

    董梅霞去看了考点上已经搭建完成的“板房考场”。“这里板房比我想像得要凉快。”董梅霞说,即使实在最炎热的下午,板房里也不会因为温度高而让她头晕。

    “经历过这种磨炼,让我更坚强了。”董梅霞说,她已经准备好了。

    和她一样,甘肃省陇南和甘南地震灾区的18328名高考学子,在活动板房和帐篷里,完成他们生命轨迹里这场特殊的考试。

 
 
 相关链接
· 甘肃陇南地震灾区高考“板房考场”全部搭建完毕
· 甘肃延期高考的陇南甘南将实行单列计划单独录取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