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7月4日电(记者巫奕龙)日前,福建省紧急部署,要求为对口支援的四川彭州灾区所有过渡安置房、帐篷增设遮阳网,让灾民平安度夏。此前,福建省援建过渡安置房地面不按常规浇捣混凝土,改在沙石垫层上铺砖,以便将来复耕。
两件事情不大,但出现在紧锣密鼓、十万火急的过渡安置房建设中,充分体现了对灾区高度负责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当前、立足长远的科学发展观。
过渡安置房最终是要拆除的,但眼前却是经过地震重创的群众赖以生存的家。遮阳网可遮光三分之二以上,为群众带来许多阴凉;从一开始就注重保护耕地层,增大了工作量,为的是当地的长远利益。有关部门不以短期“过渡”心态看待过渡安置房建设,主动自我加码,千方百计,细致入微,大大提升了过渡安置房的价值。
对口支援目前一定三年,同样应该以百年大计视之。援建工作要坚持“两手抓”,既要尽早启动一批急需的援建项目,及时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又要从长计议,认真规划,打下灾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还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鼓励引导当地民营企业赴受援地区投资兴业,形成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长效机制。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省帮一重灾县”对口支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有关方面在建设过渡安置房上的良苦用心和创造性努力,值得大家效仿。